第1879页
书迷正在阅读:暗阳(NP)、跟死对头奉子成婚后[娱乐圈]、O被错认成A闹上热搜后爆红了、读秒[娱乐圈]、我哭了,我装的、重生暖婚:老公大人,要抱抱、中文系先生、和死对头营业后真香了、娱乐圈娇气包、婚约对象总以为我爱惨了他
微禾有了薛颖这个前车之鉴,对大学生没有报什么期望,还特意吸取了薛颖的教训,手把手教的同时,一眼不错地盯着她。 结果出乎意料,这位大学生理解能力挺不错,微禾说的她都能记下,隔天还会就前一天的事项提出疑惑,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甚至记忆力都比薛颖强了不少。 微禾和楚楚聊起来,十分庆幸。新人能干好呀,她可以早点脱身。 楚楚听了也惊讶:“她什么学校的?听上去和你那时候挺像哦。” 微禾第二天问了问,然后发现她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微禾以前一直没感受到学历除了敲门砖还有什么用处,在这个公司,重点大学、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全都有,一旦进了公司,工资就不是学历决定的事了。现在却有些感慨,怪不得企业招人看学历,至少学习好的学生,这个学习能力、悟性是从小得到验证的。再想想同宿舍天天自学到半夜的小师妹,学霸大多还有一个特性,做事专注有毅力。 当然,有的人读书时没毅力,走上社会有压力了就开始拼命加倍努力,而且本身也聪明,比如学历一般的杨经理,年纪轻轻都成了事业部财务总监了。 发现这一点后,微禾心中越发不敢因为找到了工作就放松下来,她计划着今年还要继续考注会,争取尽快考出所有科目。 离职交接很顺畅,微禾走最后的离职流程时,楚楚的调令也下来了,她将调到集团财务部,去过双休的日子,与此同时,同宿舍的小师妹公务员面试通过,成功上岸,在宿舍里蹦跳了一整晚。 微禾一直到亲手拿到离职证明时,心里才松了一口气,担心公司在最后阶段为难自己的心终于安了。 离职当月拿不到绩效工资她也不在乎了,这种欺骗消费者、剥削员工,永远只想着走歪门邪道赚钱的公司,迟早要遭反噬! 新公司给的时间还剩下半个月,微禾花了三天,在公司和家之间找了一个出租房,叫了搬家货车,搬家。 搬完家打扫完,还有十天假期,正好赶上周六,毕业后就没有周六的微禾有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快乐,喊上了几个好朋友,出去嗨! 五个姑娘睡到中午才起,然后逛了一下午街,边吐槽公司那些奇葩领导和同事边吃火锅,吃完已经八点多了,又手挽着手散了半个多小时步,买了一杯奶茶集体庆祝微禾获得解放,这才意犹未尽地散了。 微禾回去的路上看着街道两边的霓虹灯心情都是飞扬的,算上原主的那些日子,工作三年来,这样享受生活的周末真的太少太少了,而从今以后,她每周都可以有。甚至双休日,她还能去周边城市、小镇来一个短途旅行! 想一想,就觉得未来无限美好,而她竟然在那个压榨人的公司里被温水煮青蛙煮了那么久! 第二天,微禾收拾行李,独自出发前往某海岛。 现在是非节假日,朋友们都要上班,微禾找不到一起出来旅行的搭档,但是独自一人出门远行不仅父母不放心微禾自己也有点忐忑,怕遇到什么意外搭把手的人都没有,所以最终选择了有亲戚在的海岛。 这个亲戚是微禾妈妈的表妹,她称呼其阿姨,嫁给了海岛本地人,随着当地旅游开发,游客如织,很多岛民纷纷开起民宿,阿姨家也不例外。现在天气刚刚热起来,五一长假刚过,岛上的游客没那么多,民宿生意一般,听说微禾想过来玩,阿姨热情欢迎,从辞职开始就开始问什么时候过来玩。 初夏的海岛天晴时非常美,碧海青天,到处都是碧蓝的色调。微禾第一天拍下的照片,点开相册只看排列的小图,手机屏幕被一片漂亮的蓝色布满。 现在是休渔期,岛上的生活很是悠闲,阿姨和姨丈时不时打扫一下民宿,一个做一些编织类的手工活赚点小钱,一个修理维护庭院干点杂活,偶尔在岛上做个短工。 微禾原本想住在阿姨自己家,但长辈两个都说:“反正房间空着也是空着,最漂亮那个房间特意给你打扫好了!”直接被“赶去”了面朝大海的大套间。 于是从第二天起,微禾每天看着碧蓝的海水醒来,望着远方的灯塔入睡,太阳太热不想出门时,躺在阳台的躺椅上,吃着水果看着小说,日子惬意不已。 她挑了几张照片发朋友圈,让在公司加班得头秃的前同事们嫉妒得纷纷拔刀,微禾看着他们的留言笑开。 这些留言里不乏王姐这样的人,但是微禾一点都不在意她们了。像王姐,她也天天喊着做不下去,但是永远不会想着改变,看到微禾辞职又把微禾当成了对立者,再看到微禾有了好工作日子过得舒服又开始酸溜溜,其实都是咎由自取。微禾现在已经把她们甩在身后了,她比她们年轻十岁,但无论薪酬前途都不比她们差,这样的人还需要放在心上吗? 关掉微信,微禾正打算继续看小说,听到楼下传来动静。 她起身探头往下看,发现来了十来个人的团队,背包拖行李的,应该是来旅游入住的。 这样的客人见惯不惯,虽然不是节假日,但是零散的客人还是偶尔有的,不过今天的人数稍微多了一点而已。 新客人入住喧闹了半个多小时,然后这些人说说笑笑地出门,民宿又恢复了平静。 阿姨敲门进来,和她说了说新客人的情况:“是一家公司过来旅游,也是你们市的,男的住在楼下,女的在这楼,看着都是很有修养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