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末世小白花变成黑心莲、病美人师尊手握狗血剧本[穿书]、在大佬的雷区蹦迪[快穿]、开灵异游乐园后我成了万人迷、重生飞扬年代、只有我一只大橘不会修仙、伏鹰、捡了一只软萌雄子[虫族]、看到弹幕后和病弱太子HE了、喜欢你时不经意
朱棣看着陈堪道:“你继续说。” 陈堪点点头,继续说道:“不错,正是问政,而问的便是云南改土归流之策受阻一事。” 陈堪很光棍的将昨日和朱高炽谈的事情抛了出来,只是换了种说法。 而他的话音落下,朱高炽也开口道:“儿臣也可以作证,此事正如靖海侯所言,若是诸位不信,孤可唤昨日伺候的东宫宫人上殿对峙。” 听着朱高炽的话,百官不由得愕然,这不还是结党营私吗,有什么区别? 看着百官的表情,陈堪转过头,朝朱棣问道:“陛下,改土归流之策在云南受阻,通海县流官乃是由太子殿下举荐上任,太子殿下召臣这个一手制定出改土归流之策的詹事问问解决的法子,这也算结党营私吗?” 陈堪这个问题一出,顿时把朱棣问到了,原本窃窃私语的百官,也是瞬间变脸,做出一脸沉思之色。 照陈堪的说法,云南流官既然是太子殿下举荐上任,那太子自然要担上举荐的得与失。 现在改土归流的政策在太子殿下举荐的人手中受阻,太子殿下召陈堪这个倡议者问计,似乎与结党营私确实没有什么关系。 朱棣沉思片刻,也是面露恍然之色。 难怪陈堪刚才要先问云南之事,唯有都察院承认云南之事,承认朱高炽用人不当,陈堪才好甩锅。 这下,陈堪和朱高炽就从结党营私变成了问计国策,甚至还能给自己博来一个关心国事的美名。 不错! 朱棣心中暗自称赞了一句陈堪的急智,而后转头看着苏运问道:“苏爱卿,都察院连太子过问国事也能说成结党营私吗,还是你认为太子殿下每日就该待在东宫享乐?” 苏运表情不变,朝着朱棣拱手回道:“回陛下,臣乃是御史,风闻奏事乃是臣的职责,既然太子殿下有过失,臣就该直言指出太子殿下的过失,至于其中细节,那不在臣的职责范围之内。” 此言一出,朱棣心中顿时一阵气闷,你诬告你还有理了。 但是稍一细想,貌似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太子殿下宴请靖海侯,还是这种敏感的时节,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万一是密谋造反呢? 朱棣气闷,又找不到话反驳,只好阴恻恻的问道:“那苏爱卿可要宣东宫的宫人上殿对峙?” 苏运摇摇头:“陛下,就算太子殿下乃是关心国事,其方式也有其错处,既然是国事,那就该拿到大殿朝会之上光明正大的商议解决之法,而非私下宴请朝臣,臣依旧要弹劾太子殿下的过失。” 朱棣都要被气笑了,指着苏运道:“好好好,苏爱卿犯颜直谏,乃我大明诤臣。” 苏运没有在意朱棣的阴阳怪气,转头看着陈堪问道:“靖海侯,结党营私一事揭过不提,那东宫暗中敛财与民争利一事,你有有何话说?” 看着苏运的表现,陈堪心中不由得大为赞赏。 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苏运确实是个人才。 大舅哥从哪挖来的这么个人才,不给他发个奥斯卡小金人都有点对不起她今日的不畏强权啊。 不过,戏演到这里,陈堪也不可能不配合。 他朝着朱棣拱手道:“陛下,此事臣还真有话说,众所周知,花氏后人花时乃是臣的关门弟子,亦是臣的假子,如今花时尚未及冠,这商道便在臣的手里,而臣与太子殿下除却君臣之外,尚是姻亲,东宫财政不甚富裕,臣这个当妹夫的总不可能视而不见吧?” 朱棣微微仰头,问道:“所以呢?” 陈堪咧嘴一笑,回道:“臣这个人比较重视亲情,既然商道闲着也是闲着,臣便索性交给大舅哥打理,除此之外,汉王殿下,赵王殿下在开拓大海一事上与臣亦有合作,若这都算是暗中敛财与民夺利,难道汉王殿下,赵王殿下与臣也是暗中敛财与民夺利吗?” 第四百九十章 怒打解缙 陈堪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同样,每一句话都完美的嵌入了朱棣的内心。 朱棣这个人,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 从人的角度来说,他完美的继承了太祖爷朱元璋重视亲情这一点,但从帝王的角度来说,他又不是那么在乎亲情。 在他手里,亲情也可以是工具。 所以他会毫不心软的扶持老二来打压老大,也会毫不犹豫的将朱瞻基立为皇太孙。 但不论如何,从他内心来讲,他还是对陈堪这番话感到欣慰的。 正如陈堪所说,商道闲着也是闲着,既然都是要做生意,不和亲近的人做,难道要将这一份庞大的利润让给外人吗? 至于东宫敛财,开玩笑,东宫不敛财那还是东宫吗? 作为皇帝,他只是需要东宫有人制衡,而不是要废除东宫。 作为父亲,自己的儿子和女婿合伙做生意赚大钱,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生气呢? 所以陈堪一番话出口之后,朱棣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反观刘观和苏运却是皱起了眉头,陈堪这番话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漏洞。 比如花氏后人成为他的假子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而东宫掌控了花家的商道,却已经是陈年往事。 不过,看着朱棣复杂的表情,不管是刘观还是苏运,都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他们当然可以指出陈堪话里的漏洞,但那势必会让都察院的更加被帝王所厌弃。 本身都察院现在的职权便已经被五城兵马司,东厂,锦衣卫分割得七零八落,也就还剩下风闻奏事弹劾百官的权限,若是再被帝王厌弃,只怕被废除也是早晚的事情。 都察院御史台乃是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拼了老命从历朝历代的帝王手中夺回来的臣权,绝不能毁在他们手里。 大殿之中的气氛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朱棣先回过神来。 他神色复杂的看着苏运,问道:“苏爱卿,你还有何话说?” 苏运抿了抿嘴,摇摇头道:“回陛下,臣无话可说。” 朱棣点点头,大手一挥便要让众人各自归位。 刘观也拉着苏运往着都察院的阵营走去。 “且慢!” 陈堪开口了。 刘观和苏运的脚步一顿。 朱棣诧异的看着陈堪问道:“怎么,靖海侯还有事?” 陈堪微微一笑,不着痕迹的和面无表情朱高炽对视了一眼,随即朝朱棣拱手回礼道:“陛下,臣确实有话要说。”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包括朱棣在内都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陈堪今日带了仪刀前来上朝,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今日是要来闹事的。 但刘观和苏运毕竟不是陈瑛那种被百官厌弃的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也算是真正的为百姓考虑的人。 尽管百官没人喜欢都察院,但若是陈堪在朝堂上将他们给揍了,大家的脸上只怕都不会太好看。 毕竟,朝会有朝会的礼仪。 注意到百官的神色变化,陈堪面色不变,只是静静的等待着朱棣开口。 一开始,他带仪刀过来,确实存了在朝堂上大发神威的打算。 不过现在嘛,他突然有了更好的主意。 当然,主要是老是这么在朱棣面前打人也不是个事儿,年轻的时候还能用一句年少轻狂解释一下,朱棣也不会和他计较太多。 现在终究是当爹的人了,能不动手还是不要动手了,毕竟当爹的人嘛,要的是稳重。 朱棣沉吟片刻,忽然隐晦的瞪了陈堪一眼,随即沉声道:“奏来。” 得到了朱棣的应允,陈堪转头看着刘观,脸上忽然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对上陈堪的双眼,刘观忽然心中一紧,心中那种不详的预感越来越明显。 陈堪收起笑容,朗声道:“陛下,方才刘大人说都察院一众大人皆认同吏部尚书方大人与太子殿下用人不当一事,对于此事,臣有话说。” 听见陈堪的开场白,朱棣不知怎的,心中竟然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是说正事就好,说正事就好啊。 他是真的不想看到陈堪在大殿上将一群大臣撵得四处逃窜的场面了。 因为那样会让他很为难。 陈堪打了朝臣,他要不要处罚陈堪? 处罚吧,舍不得,不处罚吧,又不好服众。 真的很头疼。 不过既然他没有动手的打算,朱棣倒是不介意听听他要说什么,当即大手一挥道:“说!” 陈堪微微颔首,朗声道:“陛下,刘大人既然认为是太子和方大人的过失导致了在云南实施的改土归流之策受阻,那臣料想刘大人定然有良策解决此事。 正好刘大人方才也说他未曾有过主政一方的经验,以臣看来,不如让刘大人以钦差之名去云南一趟将此事解决。 如此,既能显示刘大人的才干,亦能亡羊补牢,还能为太子殿下讳,全了殿下的名声,堪称一举三得,陛下以为如何?” “嗯?” 陈堪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诧异出声,朱棣和朱高炽更是差点没有憋住笑。 这也太损了。 刘观就是一个清流官员,他能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僵局。 这不是逼着他去云南背黑锅吗? 这这这,陈堪这小子,果然还是一肚子坏水啊。 而一旁的刘观,在听完陈堪的提议之后,更是脸都绿了。 云南的僵局是怎么造成的,他岂能不知道? 都察院之所以将阻碍国策的大帽子盖在方孝孺和太子殿下头上,本就是存了为尊者讳的打算。 毕竟他们总不可能直接指责朱棣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吧。 而现在陈堪这一句话,却是将黑锅朝他扣了过来,这这这,简直不当人子啊。 群臣则是面面相觑,一个个眼神之中满是幸灾乐祸。 他们确实不能放任陈堪继续在朝堂之上打人,因为那丢的不仅是都察院的面子,也是满朝文武的面子。 但如果是将刘观送去云南背黑锅,他们简直举双手双脚赞成。 开玩笑,都察院多招人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