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577节
甚至相当一部分的地区还有所谓的瘴气存在,原始森林密布,遮云蔽日。 在这个医疗条件简陋的时代之中,甚至在巴蜀之地单纯的行军都是对一支军队的考验,往往让客军减员严重的并非是战阵之上的伤亡,而是各种各样的疾病。 “不错,正是益州。” 贾诩微微颔首,接着言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明公此前已经是派人接触过了位于汉中的张鲁。” 许安点了点头,在平定凉州不久之后,他便已经是派使者前往汉中,想要和张鲁接触。 但是这个同样都是道家的传道者却是直接拒绝了太平道的使者进入汉中,许安派出的使者刚进入汉中郡没有多久,便被张鲁麾下的军卒赶了回来。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虽然同属于道门,但是无论是理念还是信奉的神祗都大不相同,尤其是经过了许安修改了之后的太平道,更是没有办法被张鲁所接受。 汉中郡易受难攻,当时许安的心思也不在汉中,而是在关中之地和幽州的公孙度身上,所以也就没有多管汉中的事情,只是保证汉中郡的张鲁不会进攻凉州便没有了其他的举动。 眼下贾诩旧事重提,许安不禁有些疑惑。 “废史立牧乃是刘焉提出,刘焉眼见天下即将纷乱,献出了废史立牧之策,其心意如何,不难猜出。” 刘焉自请州牧,意欲自立,本是请交州牧一职,但是后来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并封为阳城侯,命令刘焉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 诏曰:“收摄行法,以示万姓,勿令漏露,使痈疽决溃,为国生梗!” 道路难通,刘焉领着队伍刚刚抵达荆州的东界。 郗俭任益州刺史,其在职期间,横征暴敛,民不堪命。 贪残放滥,取受狼籍,元元无聊,呼嗟充野, 马相与赵祗两人合聚疲役之民数千人于棉竹发动起义,据说两人都是太平道的道徒。 其麾下的军队也如同黄巾军一般打扮,头裹黄巾,精锐者称为力士,近卫号为黄天使者。 马相与赵祗两人起义之后,益州各地民众皆是云集响应。 马相带领大军先杀绵竹令,进攻雒县,斩杀了益州刺史郗俭,又击破了蜀郡、犍为郡等郡国城邑。 旬月之间,三郡连破。 马相于是自称“天子”,众至十余万人,遣兵破巴郡,又杀郡守赵部。 但是刚称帝没有几日的马相随后便遭遇了益州从事贾龙会和豪强世家组织的军队。 马相大败,死于战阵之上,聚拢在其麾下的十数万黄巾军也就此土崩瓦解,或死或逃。 贾龙迎接刘焉进入益州。 刘焉将治所定在绵竹县,上任后便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 刘焉一开始入住益州之后还算安分,他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是其内心一直别有所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焉韬光养晦,羽翼逐渐丰满,也终于是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图穷而匕现。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大量的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以为心腹。。 刘焉欲立威刑以自尊大,先是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 又找寻借口,派遣军兵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 这也让益州本土的豪强和刘焉结下了仇怨。 很快,刘焉便遭到了益州本土豪强世家的反扑。 犍为郡太守任岐自称将军,于犍为郡举兵进攻刘焉,但是刘焉麾下军兵众多,并发、青、羌犍为郡太守任岐不敌,被乱兵乱杀。 除去任岐之外,贾龙也召集军兵起兵反抗,但是都被刘焉暴力镇压。 中原板荡,更多人逃入益州,刘焉将这些逃入益州的人都聚拢了起来以为心腹,募集成兵,制约益州的豪强世家。 “刘焉以东州兵为嫡系,依仗东州士之威压制益州豪强世家,实乃取祸之道。” “东州兵不过数万人,其成分复杂,人心各异,与明公麾下军众差之甚远,益州豪强前番事败,必定不会如此罢休,而是会掀起更大的反扑。” 许安眼神微动,贾诩根据在益州鹰狼卫的探听的情报,推测出益州的豪强世家会有更大的反扑确实是正确的。 不过许安对于益州的这段历史倒是颇为熟悉。 建安五年(200年),赵韪以钱财贿赂的方式收买荆州地方官,减除外力,并联合益州本土的豪强世家和荆州的一些豪强聚众起兵。 听闻赵韪起兵,蜀地的豪强世家云集响应,当时刘焉早已经病死,其子刘璋是新的益州州牧。 但是结果益州豪强世家的反扑再度被镇压。 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的流民建立的“东州兵”听到了传言,传言之中,说那赵韪似乎要杀尽所有的东州兵和东州士,以为当初死难的益州士民报仇雪恨。 东州兵畏见诛灭,乃同心并力,拼力死战,益荆联军在兵力优势的情况之下,竟然被东州兵击破。 赵韪带领残兵一路丢盔弃甲,退入江州,其部下庞乐、李异的反叛,将其杀死。 “其实马相麾下的军众被击败之后,并没有土崩瓦解,而是分散到了山岭之间。” 贾诩淡然一笑,笑道。 许安眼眸之中的瞳孔微微放大,有些惊讶。 “益州鹰狼卫已经联系上了数股势力颇大的军众,合有三万余人,益州黄巾军残部大都分布于广汉、巴郡一带。” 贾诩抬起头,神色肃然,郑重道。 “马相虽死,但是赵祗却是侥幸活了下来。” “益州鹰狼卫回报,赵祗的原话:‘如若大贤良师举兵南下,愿倾益州黄巾全军之力以助功成!’” “可以让益州黄巾假意联合益州豪强世家,煽动益州世家豪强。” “益州黄巾军于北攻略州县,刘焉若是想要平叛,必定会调动东州兵,届时州治必然空虚,再让益州豪强世家于此时反扑,益州豪强世家如何不会心动?” 贾诩手中的折扇最终落在了汉中郡的上方。 许安的目光也停留在了汉中郡之上。 “最终益州之地将会成为益州豪强世家与东州兵的乱战之所。” “而我军趁此机会,大举南下,击破汉中之后,直接南下,有益州黄巾接应,内外俱发,益州内乱之际根本无暇北顾……” 贾诩的目光阴冷,寒声道。 “关隘既破,天下又有何人可以挡住我军之锋芒?” “此计名为……” “驱虎吞狼。” 第六百六十三章 泰山黄巾 青州、平原国、漯阴城。 泰山黄巾军的大营设在漯阴城南。 泰山黄巾军共计有十七万人,其中算的上是军兵的共有十二万人,老弱妇孺约有五万人左右。 不过实际上真正有战阵经验的军兵实际上就几万人,拥有盔甲的部曲更是少得可怜,只有七八千人有简易的札甲还有革甲,这还是得益于泰山郡和济北国的武库之中的武备。 二十三万人并非是全部都在漯阴城南,还有一部分还停留在祝阿城的北部,祝阿城就在漯阴城南,泰山黄巾扎营的时候有意的缩短距离,但是营垒还是绵延了十数里的地方。 漯阴城南黄巾军营垒其实并非是一座,而是十数座。 泰山黄巾军的组成成分复杂,军民混杂,自然不可能如同一般的军队一样,全部都在一个营垒或者几个营垒之中。 从天空之上往下看去,现在泰山黄巾军的营垒星罗棋布于漯阴城南和祝阿城北。 卢盛虽然并非是太平道军校的科班出生,也不是什么豪强世家出身,起义之前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农户。 卢盛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生长的颇为高大,称得上是孔武有力,因而在亭聚之间也算是有些名声。 随后黄巾复起,各地烽烟四起,云集响应,卢盛被众人推举成了首领。 而后黄巾大军北迁,卢盛也带领着队伍加入了黄巾大军之中。 而后在连番的作战之中,卢盛身被数创,伤势颇重,汉军的围追堵截并没有停止。 一次汉军的骑军夜袭四州黄巾军的驻地,黄巾军营地发生了混乱,而卢盛也因为这一次的混乱失去了和大部队的联系。 拖着伤重之躯,卢盛带领着麾下仅存的部曲一路跋涉。 几经生死,麾下跟随着他的军卒死的死,散的散,但是卢盛终究是活了下来,从那尸山血海一般的战场之上成功的活了下来。 卢盛一路辗转,最终还是没有能跟上四州黄巾军的大部队,无奈滞留在了泰山郡。 后来越来越多的掉队的黄巾军聚集在了卢盛的麾下,卢盛带领着黄巾军在山林之间转战,汉军几番围剿,皆是被卢盛带兵机会。 卢盛或许天生就是一个将才,他总是能够抓到那些转瞬即逝机会,察觉到常人无法察觉到的细节。 在不知不觉之中,卢盛麾下的从者已经有十数万之众。 趁着中原的乱局,卢盛抓住了机会,带兵一举杀出山岭之间,连破泰山郡数城,而后更是一举占领了整个泰山郡。 泰山黄巾因此声威大震,士气高昂,而后卢盛又抓住机会,领兵兵出泰山,进攻济北国,甚至大败兖州联军,差点便射杀了当时的兖州刺史陈群。 卢盛也因济北国一战而声威大震,时兖州官兵闻卢盛之名而退避三舍,不敢与之为战。 不过泰山黄巾军的声势到了此时也是攀到了顶峰,随后便是开始慢慢下滑。 曹操临危受命,接任了兖州刺史之后,广募名士,招揽将校,又取出家私,联合兖州的豪强世家大肆募兵,获得了大量的战兵和武备。 泰山黄巾军的攻势因此接连受挫,最后只能是转攻为守,声势逐渐的减弱。 泰山郡、济北国,处于四战之地,若是没有关隘,以及汉军的主要敌人还是北方的袁绍,又有其余各方牵制着南庭的兵力,只怕是早已经被击败消亡。 对于这样的困局,卢盛其实心里十分的清楚,犹如明镜一般。 只是这样的世道,摇尾乞怜也难得一活。 跪是死,站也是死。 既然都一死,为什么不死的轰轰烈烈。 就是死也不能让那些高高在上豪强世家,让那些自以为是的贵族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