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廷议
显然,刘鸿训见到自己儿子如此莽撞,内心是极度焦虑的。 是倾家荡产,还是大赚一笔,只在这一念之间,可能几日功夫,便可见出分晓。 这换做是谁,都受不了啊。 尤其是恪守中庸之道的读书人,似刘鸿训这般。 说实话,他内心深处,很难认同股票这种偏离了他价值观的问题。 不过不得不说,这玩意确实很刺激,很让人上头,什么圣人之道,什么中庸之道,平日里虽然可以说,甚至可以让人修炼成古井无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程度。 可真正触碰到了这玩意,任是刘鸿训,也欲罢不能了。 有一丝理性告诉他,趁着有人买,赶紧卖了,然后眼不见为净。 可一想到,自己已经血亏,这个时候……自己儿子这般舍得一身剐,竟也让他心里有一丝丝的认同,居然再没有骂败家子,反而是低头喝茶,掩饰自己内心的欲望。 良久,他对刘文昌道:“铁路能修的话,这股票能涨吗?” “能。”刘文昌笃定地接着道:“现在还有诸多不确定性,所以大家都在赌,就赌能一锤定音,不知明日的大明报,有没有关于铁路公司的公告和声明,若是有准信,肯定能大涨。” “若是这铁路能一直修,岂不是要一直涨?” 刘文昌苦笑:“父亲,哪里有这样容易,这天下又不是围着铁路公司转的,要是真围着铁路公司转,倒是好了。” 刘鸿训笑了笑,没有做声。 倒是刘文昌很有精神地继续道:“这一次其实还是多亏了父亲,若不是父亲……” 刘鸿训却是摇摇头,打断他道:“为父虽然是内阁大学士,可扪心自问,这倒不是为父的功劳,此次山东布政使司能闹这么大的动静,其实是为父也始料不及的。” “是吗?其他人……” “对,还有其他人!”刘鸿训目光深幽地看着一处道:“现在思来,不知多少人身家性命都在里头呢。” 刘文昌不由咋舌:“我就说嘛。” 刘鸿训看向他,道:“这几日,你不要四处走动……还是那句话,不要招摇,不要声张,得有些忌讳。” 刘文昌心领神会地道:“父亲,朝中是不是……” “老夫说不上来,今日这事,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善了了,你要杀人满门,还不许有人蹦跶几下吗?”刘鸿训好整以暇,随即道:“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是。”这一次,刘文昌乖了。 “还有……”刘鸿训看着自己的儿子,认真地道:“如果真要赌,那明日一清早,就要收购,未来的局势,老夫可能看不清,可是这两日,只怕还真有可能涨一些,至于最后如何,得看廷议……” 刘文昌讶异道:“廷议,什么廷议?” “朝廷即将廷议议论山东布政使司发生的事,这个廷议十分关键,最后议出了什么结果都有可能。”说到这里,刘鸿训叹口气,接着道:“哎,无欲则刚,没想到为父这些年静心养气,临到这个时候,却被绑在一个生意上头……退又无路可退,没办法……只好拼命了。” 他感叹一声,挥挥手,让这傻儿子滚蛋,自己现在只想静静。 ………… 果然如刘鸿训所料的那样,市面上的铁路公司股票,已经开始轻微的上涨了。 当然,这种上涨还是带有疑虑的,绝大多数人,成了惊弓之鸟,倒也不敢乱来。 过了三日,终于堪堪涨到了二两四钱。 三日涨了两钱,这放在一个有序的市场,绝对属于暴涨了。 不过在这野蛮无序,当初一个月直接暴涨接近二十倍,之后又过山车一般一泻千里的时代而言,这聊胜于无。 倒是围绕着山东一案,争议也是不小。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吭声,依旧有人憋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相反这个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张静一。 大明报的销量节节攀高。 每个人清早都盼着大明朝发售,因为里头随时可能有铁路公司的消息。 而若是二手消息,是不值钱的,一定要第一时间买,一旦迟了,便可能错失机会。 而且大家发现,这报纸之中,各种文章的议论十分尖锐。 有的文章直接指责有人在山东构陷忠良。 也有的文章,则认为山东的那些逆党,统统都该死。 两种声音,竟出现在一份报纸上,每日隔空骂战,好不快活。 当然,这都是极端的言论。 不过收割流量,开拓市场,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等极端的言论。 不把人的情绪调动起来,谁来买报呢。 张静一甚至还打算,将大明报一分为二,分别控股,而后一方以地主士绅为利益导向,请像钱谦益这样的人来执笔。另一份,则以新政派的人来操作,如此一来,每日相互对骂,直接撕裂所有的非文盲群体,将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两份报纸立即畅销。 关于这一点,张静一正在准备。 大明是个很复杂的社会,这一片土壤滋养了许多人,不同的人想法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同,利益诉求更是不同。 正因为如此,隔空骂战,才是报纸销量的源头,若只是单纯的说教,其实是难以起到宣传效果的。 反正有的人,你说一百遍,他也不会理你,而且还可能人家自己建一个报馆来和你打擂台。 那还不如一鱼两吃,我张静一吃尽地主士绅们的银子,再回头把支持新政的也一并吃了。 只是……这个时候,廷议开始了。 廷议永远不会是张静一的主场。 张静一更多只是一个看客罢了。 其实哪怕是天启皇帝,也不过是个旁听者而已。 哪怕皇帝不上朝,这廷议照样可以召开,内阁大学士主持,五品以上的大臣都参加,议论一些争议的事,同时廷推大臣之类。 张静一这一日倒是起的很早,这几日张静一闲下来,因而每日回家都早,夜里总有许多话,这乐安公主朱徽娖自然也和张静一慢慢的熟悉,彼此之间,已经可以说一些私房话题了。 今日晨曦还没出来,张静一就起了。 朱徽娖是个很体贴的女子,自然也就早起。 她性子大抵如此,张静一回来的迟,她便等着张静一回来一道睡下,张静一若是早起,她也将将会起来,穿衣洗漱早饭,样样周到,而后将人送到中门,才再回去睡个回笼觉。 她不是一个心存着什么类似于贵族仪式感的人,只求稳稳当当,甚至这种稳当,在张静一看来有些古板。 不过想来……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大家闺秀的理解大抵就是如此,看的是女四书,从小到大,时常有人告诉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或者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因而对于朱徽娖而言,这已成了她的本能,以至于张静一有时发一些牢骚,她也只温婉的勾起唇角微笑着静听着,偶然才安慰的说上一两句话。 这一日的清晨起了大雾,一阵阵寒风吹过,天气有些寒冷。 张静一口里呵着白气,他倒禁不住有些眉飞色舞,对一路要送自己的朱徽娖道:“今日廷议,却不知会议成什么样子了,不过我预计,只怕没有这么简单,我大明朝……的百官,能骂能打,个个都是好手啊。” 朱徽娖便微笑着道:“那你要小心一些,别往人多的地方站,要时常防备,我也听说过,以往在殿里,还有大臣打死人的。听说被打死的……还是锦衣卫……” 张静一:“……”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放心,今日的事,与我无关。”张静一笑了笑道:“我只是看热闹的,真要有什么事,我便立即往陛下的方向跑,他们胆子再大,还敢在殿中打杀陛下吗?” 看着张静一一副故意装出得意的样子,朱徽娖温和地笑了笑,便点点头道:“倒是我多虑了,夫君年轻,身体也比他们强壮。” 门外,早有一队卫士等着了,有人牵了马来,张静一旋即翻身上马,匆匆进入了紫禁城。 午门大开,众臣鱼贯而入,随即进入了皇极殿。 在这皇极殿里,百官们分班站定。 天启皇帝没有让人久等,很快便到了,随即升座。 众臣呼了万岁。 天启皇帝则饶有兴趣道:“都免礼。” 众臣则谢恩。 随即,天启皇帝就不吭声了。 这是廷议,除非他自己有什么事,一般情况,是内阁首辅大学士黄立极主持。 黄立极咳嗽一声,随即道:“诸公……今日所议的乃是山东……” “臣有事要奏。”黄立极话还未说完,立即……刚刚从山东回来的御史周进便站了出来。 黄立极习惯了。 这些御史,哪一个人的背后,都有许多的大人物,以至于……他们有时候什么规矩都不管不顾,反正,出事了有人罩着,到了时间,自然有人提携。 天启皇帝立即振奋精神:“所奏何事!” ………… 大家要记得保暖,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