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书迷正在阅读:馥欲、偷上姐夫(1v1/出轨/高h)、跟女朋友的姐姐睡了(百合 高h)、和首富老公结婚后、王爷,王妃貌美还狠凶、重启1991、复活后我开了猫咖、飘渺追寻、年下、暧昧不清(青梅竹馬1v1)
将火、药配方呈上去,固然是大出风头,而且这份功劳会使得他仕途顺遂,但是玄渊却并不在意,他并不打算出这个头,对于这份功劳也并不贪恋。 不必了,就由外公呈上去吧。rdquo;玄渊再次拒绝了一遍,就准备离开李府的书房回去,他今日四处折腾了一天,现在也有些烦了。 李老大人抚了抚须,惊讶的看了外孙一眼后,发现他眼神清明理智,神情坚定从容,只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并不打算改变主意:你还真是别无所求?rdquo; 叹了口气,李老大人完全没想到外孙这么一心为国、高风亮节,果然还是太年轻了啊。 打定主意之后还是会告诉其他同僚这份配方出自何人之手,此时他奈何不了外孙,只能无奈的挥了挥手,任由归心似箭rdquo;的玄渊离开。 原本打算离开的玄渊反倒是顿了顿脚步,回过头来朝李老大人道:倒还真有一件事情,想让祖父帮我。rdquo; 不等李老大人问,玄渊已经主动说道:此事与朝阳公主有关hellip;hellip;rdquo; 等等,竹儿,你不是想尚公主吧?rdquo;李老大人一脸惊骇莫名,就算是要尚公主,为什么要选刁蛮任性、霸道无比的朝阳公主?rdquo; 而且老妻似乎打算将珊儿许配给竹儿,若是竹儿有意尚公主,只怕这桩婚事是不成了,那可真是可惜,他对这个外孙是越看越满意,如果能将外孙变成孙女婿,亲上加亲,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玄渊:hellip;hellip;hellip;hellip;外公你想太多了,我希望等与西北匈奴打完仗后,将朝阳公主以和亲的名义嫁去匈奴。rdquo; 李老大人微微皱眉,如果大魏败了,嫁个公主自然是认怂求和的意思,可是有了林轩竹交给他的火药配方,这场大战他们胜利的把握可是不小,这种情况下,却要将朝阳公主和亲匈奴? 李老大人到底纵横朝堂多年,已经是人老成精,当下就明白了玄渊真正的意图,不由摸了摸长长的白胡须试探问道:朝阳公主惹到你了?rdquo; 怎么可能。rdquo;玄渊露出一个轻描淡写的笑容,神情温和疏朗,好一个翩翩公子,只是有些厌烦她罢了。rdquo;原本的故事中,李氏会死,倒有大半是朝阳公主下的手,玄渊自然不会放过她。 李老大人抚须的手一顿,突然语出惊人:既然你不打算尚主公主,那要不要考虑娶珊儿?你们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亲上加亲不是正好。rdquo; 第一次遭遇逼婚(?)的玄渊: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第22章 嫡子逆袭庶子穿越文2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rdquo; hellip;hellip;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rdquo; hellip;hellip;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rdquo; 还未变声的清脆少年声朗朗诵读着行文,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作学堂、华丽又舒适的书房中只有这一位学生,他清秀还带了点婴儿肥的小脸板着,满脸肃然,在开口朗诵文章时非常流畅,没有一丝停顿。 好,诵读先到这里。rdquo;在他将这一篇大学念诵完,准备再次从头开始诵读时,站在上首一直在听他读书、身穿绿色绣鸳鸯官袍的年轻文官将右手握着的书卷轻轻在左手一敲,朗声开口道。 原本正在读书,年约十二岁的少年顿时放下了手中举着的书卷,眼神亮晶晶的朝着绿色官袍的年轻文官看了过去:林夫子,接下来要学释义了吧?rdquo; 林夫子mdash;mdash;正是玄渊,而他的这个学生的身份也已经呼之欲出,正是刚刚以十二稚年登基的渊帝。 玄渊搁下手中的书卷,淡淡开口道:其实陛下倒没有必要多花心思在四书五经上,您要学的是治国之道。rdquo; 渊帝微微一怔,微带婴儿肥的清秀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茫然,在先帝还在时,他并不受重视,母族也没有什么势力,故而在宫中他向来是不起眼,备受冷视,别说被教导为君的治国之道,就连平日里读书识字,先帝都少有过问。 这段时间以来,作为状元,玄渊算是与少年皇帝接触得比较多的,与他关系颇近,此时便道:为君之道,我也教不了你,只能你自己去领悟。rdquo; 怎么领悟呢?rdquo;渊帝小大人一般的叹了口气,清秀的脸上茫然更甚,他算是被赶鸭子上架一样的坐上皇位的,而如今朝中忙着处理与西北匈奴的战争,几位辅政大臣忙得脚不沾地,也无暇来教导渊帝,只让他先跟着林轩竹三人读书。 玄渊唇角勾起一个细微几不可见的弧度,淡淡道:自然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反思,陛下,之前你读过的文章中,不也有讲述一些治国之法吗?rdquo; 渊帝早已经将大学读得滚瓜烂熟,当下就睁大了一双杏眼,微带试探的开口道:亲民,至善?rdquo; 玄渊只是微一摇头,没有回应他的问题,只是平静道:是或不是,由陛下自己来判断。臣只是文臣,于为君之道无法给陛下提供建议,更无法帮助陛下判断何为正误。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