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杂院
建筑师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要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动笔设计,所以等到了下个周末,林楼找到文轩思,“这周带我去你家看看吧?” “呦,想吃我妈做的炸酱面了?听我说的馋了吧?行啊,没问题,哥几个都去!”文轩思还以为他馋北京小吃了,平日里他在宿舍可没少说这些。 “有吃的固然好,不过关键还是看看老北京的大杂院儿。”文轩思说过,他们家就住在大杂院里,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参观,现成的住户可以询问,那干嘛不去? “嗨,这有什么好看的?我巴不得早点拆了住进楼房里!”文轩思从小就在大杂院里长大,早就住腻了。 “还是值得一看的,北京的老四合院和我们海东的民居大不一样,既然是学建筑的,到了一个新地方,肯定得看看当地的民居风格!”建筑师同样是一个兼容并包的行业,任何具有特色的建筑都能给他们带来灵感。 周日一大早,宿舍里就开始闹腾起来,大家伙都换上了干净衣服,毕竟要去别人家做客,这样显得礼貌一些,林楼提起了从学校商店买的点心水果,老北京人可是很讲究礼节的,上门拜访,不带点东西也不合适。 这些都是宿舍几个背着文轩思凑钱买的,回来后文轩思还埋怨了一阵儿,不过林楼看得出来,他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大杂院里住的可不只是他一家人,同学带了东西过去,说明他的同学都懂礼,他脸上也有光彩。 把水果点心交给苏仲明帮忙提着,林楼又把速写本和笔塞进包里,郑伟明见了问道,“咱们今天不是去文哥家里吃饭么?怎么还带这个?” “老北京的四合院很值得研究,既然去了肯定得留点东西,我建议你们也带上,虽然现在你们才刚开始学手绘,不过能记录一些东西总是好的,既能锻炼自己的手绘能力,还能了解四合院的结构布局,一举两得不挺好么?”林楼说完,其它人也赶紧开始收拾东西。 坐上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向南边行去,换了两趟车,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城南,下来后走了一段,拐进一条小巷子里。 “到了,就是这儿了,其实南城的四合院和内城的四合院还是有区别的,内城以前住的都是达官贵人,有什么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等等,组成一大片宅第,南城这边就是普通人家了,院子小一些,你们要是真想看四合院,下周我再带你们去内城。”文轩思带着他们走进院子。 “我记得清人曼殊震钧的《天咫偶闻》对这种区别有所论述,‘内城房屋,异于外城,外城式近南方,庭宇湫隘,内城则院落宽阔,屋宇高宏’,说得就是这种区别;算是各有各的特色吧,大院子固然不错,小院子也有自己的特色。”林楼笑道。 “呦,轩思回来了?这都是你清华的同学吧?小伙子一个个都挺精神的!”进到院子里面,左右邻居纷纷打着招呼。 “刘大爷,您这精气神可好着呢;张大妈,今天做啥好吃的呢……同学过来尝尝咱们老北京的炸酱面,还非要带点东西,您几位也尝尝,咱们学校的绿豆糕不比稻香村的差……您再拿个苹果,您不吃可以给小明啊…….” 文轩思一路打着招呼、分发礼物,林楼等也跟着他叫人,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充满了日后住进楼房之后难得一见的烟火气。 “不愧是大学生,懂礼性。”林楼他们的做法也赢得了邻居们的好感,他们也不白拿白吃,纷纷从家里翻出各种零嘴送到文家。 文家住在靠东的房子里,左右两间房子,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客厅墙角还放着收起来的床板,看样子应该是文轩思没上大学之前睡的。 这么小的房子八个人进来肯定有点挤,不过大家伙平时在宿舍都习惯了,围坐在餐桌边,吃着瓜子和文轩思的父母聊了起来,文家的家境算是中等,母亲在附近的小学当老师,父亲在工厂里当会计,俩人都拿工资,又只有文轩思一个孩子,所以家里该有的东西也都有,只是居住面积依旧显得紧张了些。 说了一会儿话,文轩思的母亲就去院子里自己搭建的厨房里忙活了,这也是如今大杂院的惯有做法,大杂院里住的人越来越多,原来的房子不够住了,那就只能自己搭建了,还经常为此闹出矛盾,所以老式大杂院的改造也就成了必然。 林楼也和舍友们来到院子里,拿出纸笔准备记录院子里的情况,这又引起了邻居们的好奇,林楼解释了一番,他们依旧站在那里看热闹,却不会打扰他们练习,甚至还会为他们的手绘提供便利,比如把院子里晾着的衣服收起来免得挡住视线什么的,看来文家这座小院里的邻居们彼此之间还比较和睦。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又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咱们眼前这栋就属于一进院落。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说得不是四合院,但用在这种地方倒也刚好合适。”林楼一边画还一边给舍友们普及着知识。 这院里的老北京来说没啥稀奇的,可对郑伟明、苏仲明这些其它地方来的舍友,却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他们赶紧在纸上把林楼的话记下来。 “小林说得不错,别看咱们这套院子小,实际上四合院该有的东西却是一点儿也不少。”林楼的话引起了邻居们的兴趣,有人主动帮他们解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