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在线阅读 - 第37页

第37页

    不过绿荷包子却没让人失望,店家估计是将荷叶与一些能够解暑的野草捣碎成汁,和面时融入其中,做出来的包子带着荷叶的颜色和芬芳,配合里面的酱肉馅料,香得让人想连吞几个。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眼间就下起瓢泼大雨。可惜这种天气,即便下雨也没多凉爽,反而更加让人气闷。

    范纯仁和狄咏用完餐后等了许久,雨势虽然转小但始终没有停下来的趋势。眼见天色已晚,叶安提议:“要不,今日你们俩就在我这儿住吧,明天一起去国子监。”

    狄咏倒是无所谓,范纯仁因为家里管得严,有些犹豫,但又舍不得小伙伴,于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我推门看看,要是积水太多就不走了。”

    叶安笑着点头,撑着伞跟其共同走出去。果然,外面一片狼藉。叶安露出笑意,刚想与范纯仁讲话,突然看到前方一个黑影,好似有什么东西闪过。心中有些不安,但还是强撑着仔细看,黑影越靠越近,依稀能分辨一披头散发身穿白衣之人缓慢朝自己移动。

    “鬼啊!!!!”叶安险些吓尿,忍不住放声尖叫。屋内的狄咏神色一凛,提着灯笼飞身上前。

    在昏黄灯光下,赵宗述浑身湿透的站在那里,表情十分尴尬。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食物叫法

    宋代一些食物的名字跟现在有所差别。

    比如馒头,宋朝是馒头是有馅料的,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包子

    包子是后来才兴起的的,早期都是素馅的。文里出现的“绿荷包子”,应该是中国最早一批的包子。北宋时期包子算是馒头的别称。

    还有武大郎卖的那个,叫炊饼,可以看成长条的馒头。

    汤饼指的也不是饼,而是面片汤。

    第23章

    叶安三人与赵宗述面面相觑,半晌无人开口。最后还是赵宗述先绷不住了:“我路过,不用管我。”说完就要掉头走。

    叶安无语,北海郡王府离这里八百丈远,怎么可能是路过。但也没拆穿,而是连忙将人拽住,“那啥……你看天这么黑,说不定一会儿还要下大雨,要不然进来先歇歇脚吧。”

    赵宗述还是别别扭扭,最后叶安跟狄咏共同半架着,把他带进屋。

    因着天气太过炎热,叶安也没在家里生火,只是给赵宗述找了套元宝的新衣服让其换上,去厨房煮了碗羊肉汤。在这过程中赵宗述一言不发,沉默的让人摆布,竟然显得有那么两分乖巧。

    说起来当时叶安帮着朱博士整理文案的时候无意间看过天字班学生的信息。赵宗述长得虽高,但貌似比自己还要小两个月,今年虚岁才满十五。想到这里,叶安心又软了几分,算了算了,以前那些气人的话就不跟他计较了。

    喝完汤几人便开始大眼瞪小眼,叶安好几次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下。

    “你大晚上的,还下着雨,跑到叶安家做什么?”狄咏冷不丁开口。

    “……”叶安来不及阻止,心中感叹这家伙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粗神经啊。像他们这个年纪半夜跑出去能因为什么,结合之前获取的信息,多半是跟父母的矛盾导致离家出走了。

    果然,赵宗述脸涨的通红,色厉内荏道:“不用你管!我又没去你家。”

    范纯仁此时突然来了一句:“我记得今日是郡王府二公子寿辰吧,舍弟还被请去吃宴,你这个当大哥的,不见人影可以吗。”

    “你……”

    “说起来早就听人讲过,北海郡王家的老大颇为不恭敬,貌似去年上元灯会还被人撞见过跟王妃顶嘴,也难怪从不去家宴了。”范纯仁没理赵宗述,而是自顾自的讲话。

    ……不要再欺负孩子了,孩子已经快哭了。叶安在心中吐槽,其实在他们几个人中,看似冷情冷面的狄咏反倒好说话,像赵宗述刚才出言不逊,恐怕狄咏都没往心里去。而成天笑吟吟仿佛没脾气一般的范纯仁反而是最强硬的,有时候甚至有些鬼、畜。

    赵宗述明显刚不过,低头沉默片刻道:“你说得对,我是个不孝子,不管哪里都不是我该待的,告辞了。”

    他这副样子众人怎么放心得下,范纯仁也就是嘴上不饶人,同窗一场还是伸手阻拦。

    “行了,你到底怎么了?不说明白,就直接让郡王府来领人了,这么长时间令尊估计也着急。”狄咏难得说了一长串话,北海郡王赵允弼是行伍中人,对狄青比较欣赏,还送过他礼物,所以他才会管这些。

    然而赵宗述却仿佛被刺痛到了,直接跳了起来:“管?他才不会管呢?他如今娇妻幼子,逍遥快活,我死在外边他才高兴!”

    叶安丈二摸不着头脑,范纯仁微微皱眉,低声解释道:“原王妃在几年前已经去世,如今这位是继室。”

    接着疑惑道:“我记得王爷与王妃伉俪情深,王爷每年写下的祭文都会在民间流传,感人至深。”

    “伉俪情深?情深到我娘死了刚刚三年就迫不及待将别人娶进门?”赵宗述冷笑讽刺。

    “……”范纯仁一时语塞:“可郡王总不能一直形单影只啊。”

    赵宗述依旧红着眼眶倔强的不肯低头:“别人行,为什么他不行?哪怕是出去买个妾也好,凭什么让别的女人住我娘的屋子,用我娘的东西!”

    北宋时的嫁娶风气并不像后世小说里写的那样严苛到不近情理,在许多地方婚丧嫁娶全凭个人。再嫁、一夫一妻、甚至无子的人都有,权贵中间一些人在妻子死后懒得再找,随便买几个妾共度余生的不再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