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猫画虎
书迷正在阅读:穿成炮灰后我追上了大佬、我为男主操碎了心(穿书)、同桌是太子殿下、暴君的白月光炮灰[穿书]、一不小心把男主掰弯了[穿书]、[民国]妙不可言(限)、苏桃情事、重生后我靠摆摊发家致富、和渣攻白月光HE了[穿书]、我和女主谁好看
吴郡钱唐凤凰山上,周瑜傲然立于山头,旁边美妙佳人小乔正在抚琴为乐。一年一度的秋潮如期而来,这便是后世所谓的钱塘江大潮!钱唐即是杭州古名。 除去周瑜、小乔,另有二人随侍在侧,一是陆逊陆伯言,另一人则是陆绩陆公纪,年方十九。 周瑜目不转睛的盯着远处江上,只见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继而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堆积而来! 潮声传来,小乔指尖也变得急促起来,潮声与琴声相映成趣。也不知周瑜是夸江潮好看,还是夸琴声好听!又或者是另有他意! “伯言、公纪且看,这江潮之盛,正是弄潮之时啊!”周瑜略微兴奋的对二人说道。 陆绩不禁叹道:“江潮虽盛,可惜我等也只能远观,诚为可叹!” 陆绩并不知道周瑜被发配此地的真相,因此看似是感时伤逝,实际上是为周瑜鸣不平。 陆逊却出来说道:“叔父此言差矣!若有弄潮之心,何须弄潮之行?” 陆逊二十四岁,陆绩才十九岁,但实际上论辈分,陆绩却又是陆逊的叔父。这与荀彧、荀攸二人是一样的,主要因为是出自世家大族,族众人口众多才导致这种晚辈比长辈年纪大的现象。 陆绩、陆逊二人各出一言,听在周瑜耳朵里面,二人境界高下,立刻便显现了出来。 周瑜笑道:“公纪真君子,伯言真丈夫!” 君子、丈夫,周瑜对二人的评语其实已经说明了二人的不同。陆绩终究还是眼界有限,只能当个文士,而陆逊的眼界和心胸却能够担当大事! 就在周瑜与二人观潮之时,柴桑的书信也送到了周瑜这里! “将军,柴桑有书送来!”一个随从走近前来,向周瑜呈上一个竹筒。 周瑜接过竹筒,仔细看了一遍,微有疑色,而后便从腰间拔出佩剑,将竹筒劈了开来,其中掉落一份帛书,正是曹操的战书! 陆逊、陆绩二人都有些疑惑,周瑜看罢却是微微一笑,并没有示与二人,只是将其卷起,收入了怀中,并未言语。 陆逊拱手道:“将军是否需要笔墨?” 周瑜笑道:“不必了!今日但观潮耳!且看何处最高!” 在周瑜的眼中,这江潮既是现在的天下大事,也是江东如今的真实写照!周瑜本可立即便为孙权回书一封,献上计策,但他却并不着急,因为若无潮浪,如何看出哪个才是真胆? 柴桑城中,孙权一直在等待周瑜的回信,三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却一直没有等到。孙权越发焦急起来,于是又召鲁肃问话。 “子敬啊!前些日子你说公瑾必有良策,如今已然过去十日,公瑾为何不回信与我?” 这是孙权第一次没有按时接到周瑜的回信,心中不免开始有些慌张起来。 鲁肃对周瑜最为了解,其实在孙权等待周瑜回信的时候,鲁肃心里也在琢磨。 孙权没有想明白,鲁肃却是看穿了周瑜的用意! “主公!这没有回信便是公瑾给主公的第一封回信哪!”鲁肃拱手回话道。 “哦?此言何意?”孙权疑惑道。 鲁肃道:“此前荆襄之战,虽然艰难,但终究互有胜负,虽然失去了城池,然荆襄之地始终是我江东从刘表手中得来。失之可惜,实则却也不痛不痒。而今曹操盛兵南郡,剑指江东,是危急江东根本!唯有此时,方能看出真心!公瑾这是在磨砺主公心性,也是教主公察观群臣之心啊!这对主公将来任人任事,有莫大裨益!若不出在下所料,不日公瑾的计策便将置于主公案头了!” 板荡识忠臣,大浪才能淘沙! 曹操的战书吓破了不少江东人胆子,也令不少人犹豫起来,只有这种时候才能真正的看清楚谁是忠臣,谁为自保,谁可重用,谁有私心! 听了鲁肃的话,孙权恍然大悟,不禁叹道:“子敬之言是也!孤当谨记!那就再等上几日!待孤先看看这些平日里恭恭敬敬的人,到底是什么模样!” 在听了鲁肃的话之后,孙权立刻将注意力放在了观察自己的治下群臣身上!其中多数人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有一些则有过于丧气的言论,千人千面,各有反应。 孙权借着这个机会,倒是对自己的臣下们有个一个新的认识。至于以后该重用谁,该疏远谁,孙权心中已经有了数。 到了第十五天,周瑜的回信终于送到了孙权的案头上! “如何?公瑾有何计策?”鲁肃拱手问道。 孙权哈哈大笑,拍手道:“公瑾妙计也!此时便交给子敬你去办了!” 孙权直接便将周瑜的书信递给了鲁肃,鲁肃接过来一看,也哈哈大笑道:“公瑾之智,非常人所及也!” 程普在陆口养伤,基本上也差不多快要痊愈了,曹操的战书自然也被程普看到。 “曹贼攻心,不知主公如何解之啊!” 就在程普为此日夜忧心之时,鲁肃的密信便送到了程普这里,程普一看,心中的忧虑顿时消去! “来人!”程普一声令道,很快便有手下来至程普面前。 “将军何事吩咐!” 程普拿起案头那个装着曹操战书的竹筒对部下令道:“去为本将军准备此物!听好了!三日之内,我要三千个!” 随后程普又令找来几个善书之人,赶了三天,写就了三千份檄文,分别置于竹筒之内,随后便依葫芦画瓢,顺着江水漂了下去! 不久,竹筒檄文再一次的传遍了江东各地!只不过这一道檄文却没有能够震慑江东人心,反而激起了江东人的斗志! 竟是何故? 原来是周瑜照猫画虎,假借曹操之名,再一次的对江东发布檄文,不过这道檄文却是一道充满血腥味道的檄文!书中言,朝廷已经记下了江东“叛贼”名录!待破江东之后,便要以叛贼之罪论之!其余百姓可以不计! 附在檄文之后,便是江东“叛贼”名单!几乎囊括了江东所有世族大家! 这就类似于现今的“战犯”名单,如此一来,江东群臣见曹操不容,哪里还来得及畏惧?一时之间,畏惧纷纷转化为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