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到达禹州后闻识便不断对当地豪族进行施压,光是关进监狱里的纨绔子弟、鹰犬走狗便已超过百人。 这几日禹州形势十分紧张,虽有布政使与按察使支持闻识, 但都指挥使的态度十分暧昧,还曾宴请闻识,「好意」居中调停。 豪族们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固然骚动不安、蠢蠢欲动,不过到此为止, 局势还算不上严峻。 想要与朝廷抗衡,江南士族还缺少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 都指挥使荀简并非江南出身, 也并无士族背景,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 底子似乎十分干净。 可正是因为在锦衣卫的调查中他过分正直,此时的立场又过于暧昧,让闻识更加怀疑他的立场。 如果不是有把柄掌握在士族手中, 那么就是他本身就是中心人物。 闻识站在窗前望着屋外的黑暗,眉宇间有一丝愁容。 “闻大人,您还不休息吗?” 正在此时, 一道敲门声突然响起, 同时传来的还有霍梧桐的声音。 “梧桐,你进来吧。” 霍梧桐仍穿着飞鱼服,显然也还未休息。闻识注意到她衣袖衣摆都沾着雨水:“这么晚还在巡逻吗?” “不知道为何,我心中有些不安。”霍梧桐望向窗外从顺屋檐落下的雨水, 面露担忧,“最近这帮士族过分安静,恐怕下一次骚动没有那么好解决了。” 闻识这次下了狠手,抓的人可不止是一些小喽啰,或者分家的替死鬼。 坐不住一些的家族,早就有派人劫过狱,不过面对准备充分又手握火器的锦衣卫没有讨到什么好处罢了。 “我还没将他们逼到绝境,除非有什么决定性的推波助澜之力,否则这些豪族应该没那么快下定决心。” 闻识指尖轻轻抚摸着被湿气浸润的窗沿,分析道,“怕只怕白严握着什么底牌,能让这帮江南士族进行一场豪赌。” 无论是白云山庄还是江南士族,分开都不足为据。但两相结合再加一个立场不明的荀简,他们这一行人并无全身而退的自信。 而若是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最遭殃的无疑是百姓。 江南乃炎朝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里无论是遭遇战乱还是被叛军占据,对炎朝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问题就在于,她依然没有抓到能将这些人一网打尽的证据—— 当然,如果她已经找到,也就没有如今这番暴风雨前的宁静了。 “皇上这次无论如何都不愿再妥协,从我朝发展来看,此次也确实是一除积弊的大好时机。只是苦了百姓……” 霍梧桐出身贫寒,自然更能感同身受。回江南后,她看到了在朝廷的作为之下,百姓过上了比之前更好的生活。 然而为了所谓的大局,上位者有时候又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小民的利益。 “江南的兵力不足为惧,大多豪族胸无大志,身无气节,为的不过是自己与家族的利益,他们叛乱的理由也不过为了增加手中与朝廷谈判的筹码罢了。 只不过文人最擅长煽动人心。江南等地本就深受其害,即便只是短时间内被他们掌控,也会在将来朝廷收付之后成为不安的因素。” “所以我们才要将这场注定要发生的兵变扼杀在最初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全部绳之以法,也才能避免江南霍乱。” 霍梧桐跟随闻识也有一段时日了,一开始因她出身天明教,又与沈错关系匪浅而有所怀疑。 可这段日子下来她切实地感觉到了对方身上的才能与心胸。 天明教虽被称为□□,沈错亦是一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桀骜。 但闻识身上几乎看不出这两者的影响,气质更像是林下书院出来的读书人——除去对皇家以及朝廷的忠诚。 霍梧桐看得出来,闻识虽尽职尽责,但那并非出于对朝廷的忠诚,而是出于对百姓的爱护。 “现在我们只能信任长公主能及时调兵,至于禹州,两司的兵力加上锦衣卫与火器,应该能死守一阵……” 闻识说着却突然脸色一变,目光锐利地望向窗外的大雨。 “闻大人,您想到了什么?” 霍梧桐见她神色骤变,顿生不安。 “火器受潮便会无法使用。” “您放心,火器都用油纸包裹,亦有专人把守,放置不会出问题。 锦衣卫都配备了厚实的蓑衣,能最大地减少下雨对火器的影响。” “可大雨仍会影响火器的使用,尤其连续数日不停的大雨。” “如今是秋季,就算是江南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雨了。” 正常来说该是如此,但亦有不寻常的时候。 闻识想到此处心中的不安已迅速扩大,对着霍梧桐道:“要防患于未然,你去检查火器与雨具,还有嘱咐锦衣卫行动务必更加仔细与小心,只要发现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要回禀。” 霍梧桐已见识过闻识的料事如神,点头道:“我这就去办。” “等等……”闻识背着手来回踱步,低眉凝神道,“还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办……” 霍紫苏听到雨声醒来,之后便再也睡不着了。秋寒渐深,加上这场雨,今夜更显寒冷。 她披了外衣走到窗前,听到雨水落在芭蕉叶上的声响,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那夜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