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
书迷正在阅读:向你而行、山青花欲燃、你看起来很下饭/Q版甜蜜、她的心愿(西幻 触手人外)、[综漫]抽到中也SSR以后、这个种田系统有点色情啊(NP)、18禁妖怪诊所( NPH)、向生/痛仰、此情难寄 (1v2)、山神的天降娇妻
“比如说介绍服装的杂志,介绍美食的杂志,甚至还有游记、话本连载等类型的杂志,还有人物志,对古书的考据也可以单成一志。” 官府向天下文人征稿,已经是具有巨大突破的大手笔了,胤禛自认了解康熙,以上一世对他的印象,汗阿玛与他一样,都是奉行控制言论以维护统治,对于文的驾驭,胤禛采用的是严厉严惩的态度,比之康熙更甚。 而他的继承人弘历沿袭了他对民间书籍的严格控制态度,进一步压抑文人,采用愚民之策,直到天下顺服,四海升平。 胤禛欲言又止,想要对太子“开放学风”的态度说教两句,奈何汗阿玛与其他皇子皆在,他一直以来维持住的低调形象,令他成了这个时候最不适合开口的人。 康熙的神色看不出息怒,似乎早就料到了胤礽对开放学风的态度。 “若是让容若知道他辛苦弄出来的杂志成了你上茅坑时看的读物……” “容若他会这样辛苦,不是因为他负责整编杂志,而是建了一整个审稿、修编杂志的体系与部门,万事开头难,现在累一些,以后的杂志部门就能顺利自主地运行了。儿臣说的也不是真将这一册当做上茅坑的读物了,只是想要告诉汗阿玛,杂志只是小物,您别这么严肃慎重。” 胤祉左看看,右看看,见帝王面容严肃与太子谈论,自知插不上嘴,只能竖起耳朵听,想要趁机多学学,奈何他们说的话他只听懂一半。 倒是胤禔,见太子与帝王之间谈论正事时你反驳我,我反驳你的态度,若有所思。 “朕严肃慎重?保清,你来说说官府征文一事其后代表了什么,”康熙挨个点名自己的儿子们。 胤禔道:“官府向天下文人征文,有利于拉拢文人,但是也会造成言论不可控,而文人写作逐渐大胆。只杂志一物,即可代表官府对于文气将要开放的态度,文人众多而民间私自写书之事屡禁不绝,更有不利于大清的言论会流传。所以儿臣觉得,官府征文就够了,不能开放民间自己出杂志。甚至于对各地书籍的刊印与发售,也应当严密管控。” “监管是一回事,引导又是另一回事,”胤礽教育起胤禔来,语重心长:“关于文的管理,堵不如疏,大清对于书籍的管理起自汗阿玛临朝以后,但是这类管理衙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运行方式。对于书刊、歌曲、戏曲编排等创作,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也需对民间的创作方向进行引导。” “应当以引导取代控制,以审核湮灭错文。这个部门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它,就可以为朝廷进行正面消息的宣传。朝廷对于舆论的宣传手段太单一了,以至于百姓与官府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鸿沟,民间看官府,就像在隔岸仰望大山,看不清晰,全凭臆测,稍有人一引导,即对官府产生不信任,甚至仇视。颁布政令既然惠及百姓,而百姓们本就有想要了解国家政令的诉求,宋代邸报流行,曾经也有民间各类小报产生,却因太过散乱,言语毫无顾忌,以至于被官府禁止。要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将监书司完善成一个集合引导、审核监管、宣传于一体的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 胤礽说的时候,看的是康熙,这一回不仅是他与汗阿玛二人之间的交谈,更是在兄弟们的面前,将自己对于大清对文学控制一时的见解说出来。 正如他之前在朝政上提过一嘴的,对于需要出版的书籍进行审核,颁发书号,没有书号的书籍一律不允许刊印,这类的提议,都是加强这个部门威信。 胤禛听着,心里对胤礽开放文风的作为尤其不支持,在他看来,费那么多心思去做什么引导,去做舆论宣传大可不必,朝廷控制着天下,将有反心的杀死,将顺从的留下,这就够了,何须成立一个部门,对为那些士人、百姓做考虑? 若他在位,必定是不愿意花心思在这上面的。比起费尽心思去引导,直接了当的控制起效最快,做起来也轻松多了。 然而他看汗阿玛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反对太子,甚至若有所思,似乎真在考虑这里面的可行性。 胤秅皱了皱眉:汗阿玛受太子影响的不轻。 胤禔也提出异议:“何必花心思去将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弄的那么麻烦?” 胤礽笑道:“当然是因为这件事很有挑战性啊!从古至今从未有人做到过,到了大清却有了,岂不是开了历史先河?日后史书上记录,也会说汗阿玛是开明之君,广开言论在自古都是一种美名不是吗?” 为了大清的未来,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他们麻烦一些,子孙后代们就轻松一些。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小美兴奋地摇尾巴,夸奖他:连“广电总菊”的前身都想出来了,真是聪明的大朋友。 但从小美的反应来看,胤礽知道,自己所坚定要走的路是正确的路,是符合到达未来发展的路。 康熙道:“老三老四呢,你们怎么说。” 胤禛憋了一肚子话想要与太子说,他反正是不赞同太子的观念,对待天下人可不能宽容,宽容了反而会让有反心的人得到机会,宁可错杀都不放过,这就是他执政的理念。 他先去看胤祉,想等着他快点说完,自己酝酿起了腹稿,打算模仿一下四岁时太子那天真无邪的口吻,去将事儿给戳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