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炮灰女配的仙侠路在线阅读 - 第310页

第310页

    半个时辰后

    真真,还有哪里不舒服?让这个大哥哥再给你看看吧。

    曲清染拍了拍真真的小脑袋,担心之余又有些害怕,希望白晶晶不要生气了才好。

    小真真坐在曲清染的怀抱里,乖巧地摇了摇头,却是张口接过文素亲手递来的花糕和水,享受了一把温柔擦拭嘴边糕屑的白金VIP服务,瞧那小脸上舒适的表情,真是惬意的让人羡慕嫉妒恨。

    荀翊看了看那头两女细心伺候一个小丫头的场景,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被他抱着的圆圆,它闭着眼睛正在消食,偶尔发出嗝的一声饱嗝。

    心头一阵火起,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轮不到他?!他想尝她们的私人糕点已经很久了好伐?最好还是文素亲手递过来喂到他嘴里的那种

    果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真真,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晶晶在哪儿?

    喂食结束的文素也张口问到,按理来说,曲河镇上一向鲜有人上盘丝岭来采药,毕竟这山头多妖怪,镇上的百姓也是知道的,再加上白晶晶那个性子,又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药童单独上山?

    小真真咽下最后一口花糕,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忍不住撇了撇小嘴,解释道:师父没有跟来,就我一个人。说完,她抬头瞄了一眼文素,在看到她点点头后,又继续说道:我想上山采点精贵的药材,拿回镇上卖了,所以才一个人来的。

    卖药?这是为何?晶晶不是有专门进料的商户么?

    文素好奇的问了一句,谁知小真真的嘴撅得更高了,有些不情不愿的继续补充:我,我就是想卖了药材,挣点银钱到百宝阁给师父做个金钗添妆用的。

    添妆?!

    文素和曲清染齐齐喊出声来,这下两人都有点不淡定了。犹记得上回见面还是两天前的初见,那个时候白晶晶只是说自己有个心上人想要长相厮守,结果转眼就把人给拿下了?这也太快了吧?

    哪怕文素二人再怎么消息闭塞,古人成亲最起码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她两也是知道的,这属于这个时代的常识了,一般成亲能在半年里搞定的那都已经是紧赶慢赶的结果,哪里知道这儿还有个更快的?这都快赶上现代社会的闪婚了!

    怎么这么快就要成亲了?你师父上次不是还跟我两取经来的,怎么讨好喜欢的男子,就算效果再怎么立竿见影也不至于两天就开始谈婚论嫁了吧?

    曲清染惊愕得不行,谁跟她古人含蓄的?一个个开放的连她这个现代人都要自愧不如了好吗?反正换成她自己,就算确定了恋爱关系也要磨合个几年才会考虑要不要在一起的事情,绝不会像白晶晶这么说风就是雨的。

    可就是这么快啊~师父自从认识那个公子,满打满算也才三个多月而已,突然之间就要成亲,曲河镇上谁家的闺女也没这么着急过,可师父就是喜欢他嘛,所以也就应了呗。

    小真真越说越不开心,揪了一把花在手里,花瓣全给揉烂了,看她那憋屈的样子,似乎真的不希望白晶晶成亲。

    文素摸了摸她气鼓鼓的脸颊,安慰道:真真乖,哪怕晶晶嫁做人妇,她还是你的师父,不会丢下你的,别怕。

    在她眼里,真真的心态大概就和反对生二胎的熊孩子差不多,以为白晶晶嫁了人就不会管她了一样,所以她尽量温和了语气,让说出口的话多一点说服力。

    曲清染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对于白晶晶闪婚的事情,她除了比较惊讶外,确实没想太多,虽然和白晶晶认识不过才一天,但她还真的相信,就以白晶晶那种敢爱敢恨的脾气,认识三个多月就喜欢到要赌上一辈子,这事儿那姑娘绝对干得出来!

    君不见,许多言情小说的霸道总裁基本都是什么契约结婚的套路么,三个月就喜欢上一个人,就理论上来说,也不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她穿的本就是一个仙侠言情,这么一来白晶晶的闪婚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急不可耐的婚事

    文素二人都以为小真真是孩子脾气在作祟,可劲儿的温柔似水哄她开心,不过显然她两的力气都用错了方向,小丫头若是真的有什么不满,又怎么会想要给她师父添妆呢?

    真真扒拉出箩筐里剩余不多的药材,当中有一味品色上佳的何首乌,她小心的将碎叶和泥土拨开,一边用一种心疼的语气,缓缓说道:我不是怕师父丢下我,我只是担心师父会不幸福。

    这句话深深勾动了文素和曲清染的小心肝,二人稍有一愣,更是认真的听了下去,小真真继续抚摸着何首乌上的绿叶,简单地向二人说了说关于白晶晶婚事的事情。

    白晶晶喜欢的那个公子是三个多月前来到曲河镇上的,他两的故事没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情节,唯一让小真真看不懂的地方,就是自家那个容貌如明艳春光,被十里八乡的百姓交口称赞,人称曲河镇一枝花的亲亲师父居然对那个小白脸一样的男人一见钟情了!

    以往不是没有类似的公子上门提亲,有些有身份的人家甚至不管白晶晶平民出身,遣了官媒来下聘,那可是正儿八经要把白晶晶当做正头娘子娶回家的高门大户,可见白晶晶在曲河镇上的名声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