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页
又比如当年裴郑联姻,郑氏执掌兵权,这一桩姻缘,其实是经过了君帝的许可。 还有例外的便是王进谷这样的统兵将领,连调职回京的圣令也敢拒绝,太后当然没法干涉他要与谁联姻,只不过太后忌惮王进谷,却不害怕毛维,毛维若敢公然结交王进谷,又被太后察知了他已经投诚蜀王 如今已经不是辅政王的蜀王殿下,只好与毛维一同被治谋逆之罪,处以极刑了。 总而一句,蜀王为了不被太后名正言顺治罪处死,便不敢私交武将,那么就没有起兵政变的基础,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散播流言,企图以舆论将太后拉下执政之位。 蜀王怎么看也不是那么愚蠢冲动之辈。 那么是谁在后推波助澜,与韦太后做对呢? 这天下,怕是将有大乱了。贺烨断言。 十一娘眉头一挑:我也有如此预感。 又说长安城中,此时的确风声鹤唳,贺湛已然从邙山赶回,对于他这趟行程的一无所获,太后虽然不满,但也实在不能迁怒贺湛,为防凌虚天师推脱,贺湛及莹阳不尽心尽力,太后专程安排了心腹杨怀义同行,谁能料竟扑了个空,凌虚天师早便云游天下去了,太后总不可能下海捕令搜索。 毕竟对于这些奇人异士,韦太后还是心怀敬畏的,别的不说,凌虚天师若不情愿,当韦太后威逼让他主持建陵,只要在堪舆风水上略动手脚,别说死后仍享荣华富贵,只怕还会伤及寿元,恐怖的是就算中了暗算,当事人还一无所知。 贺湛原本也没想在这事上有所建树,韦太后这陵寝,规模虽然略逊帝陵,但预定墓室材制匠设,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德宗、贺衍的墓葬,因不少珍奇材质世间罕有,导致陵寝建了许多年,花耗这多人力物力,进度刚近三分之一,结果就发生了渗水事故,不少工程又得重新修建,眼下多少州县,百姓苦不堪言,韦太后为身后事如此铺张,大逾祖制,纵然她这个太后不被怦击,主持承建的官员在史书必然臭不可闻。 贺湛接到往请凌虚天师的诏令时,其实也不担忧,师公可是个老神仙,掐指一算便明了危机,必须早早躲掉。果然扑了个空,虽然因为无功而返受了太后冷脸,也没什么大不了,贺湛继续巴结韦相国,让他在其余事务上更多建树,待这风波过去,不怕没有机会打消太后的怨气。 只不过十四郎不屑这桩功劳,迎难而上者大有人在,比如徐修能。 这位英国公世子,最近两年风头正劲,扩充了不少党羽,也不知他暗下如何操作,衡州某地突然惊现祥瑞,刚好怦击了太后逾制上苍降怒的流言,又处心积虑打听到一个隐士,风水堪舆神乎其神,立即上荐给太后,果然那隐士对陵寝渗水事故作出了疏忽怠工的结案呈词,拍着胸脯保证在他重新布局并且督建之下,绝不会再发生任何问题。 太后阴郁的心情才略有好转,再看了一眼最近总算夹着尾巴做人的蜀王,觉得没有必要斩尽杀绝,毕竟他还是天子生父,她的妹夫不是?倘若不能将蜀王名正言顺治罪,必然又会引起无端猜疑与怦击。 天子虽说还不到亲政之龄,却也过了懵懂无知的年岁,若是蜀王被暗杀,天子将来只怕更要与她离心,韦太后自己没有子孙,眼下也没有另一个合适的傀儡能够取代贺洱,所以她其实并不希望让龙椅之上立即换人,她最愿看到的是,天子一直对她这么孝顺,言听计从,待过几年,内忧外患平息,她真正能做到一言九鼎,蜀王若有异心,随便弄死就是,天子若有不满,大不了再换一个人。 只说英国公世子再立功勋,一时之间风光无二,正春风得意时,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让他的好心情蒙上一层阴霾。 你说谁死了?徐修能紧盯着面前心腹,几乎咬牙问出这一句话。 心腹虽然知道世子的耳朵没有出问题,也只好重复一遍:张三兄妹被人暗杀。 这两人正是与那兰儿一同被安插晋阳者,他们的前期任务是协助兰儿打入晋王府,负责与长安联络通讯,当兰儿死讯传出后,又往太谷试探傅妪婆媳,然而两人回长安复令没有多久,便被暗杀! 好个晋王妃!徐修能当然知道凶手是谁,这一定是晋王妃给他的警告。 可巧这日谢莹登门道贺,一见徐世子,便嫣然一笑:世子再立功勋,眼看就要官拜中书舍人,正是春风得意,怎么看这脸色,却像是不大开怀呀? 当知原因,谢莹冷笑道:就说你那手段没用,柳十一娘治政太原,那处可是既有毛维作乱,又有潘辽间佃潜伏,若真如世子断言,她与晋王早就知道太后用心,哪里会毫无防备,等着被你探人抓住把柄? 六娘子既无良策,这时便不要冷嘲热讽了吧。 我再怎么冷嘲热讽,也伤不及世子毫发,倒是柳十一娘,她竟然将那两个探子暗杀,可是明着警告世子,咱们这位晋王妃呀,一点没有将徐大世子放在眼里,你要是不还击,那就越发让她小看了,说不定接下来就会有阴谋诡计,再次斩断徐世子青云之途,我就算本事再大,也没法再帮徐世子第二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