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不过这一日,眼看天子已在归途,柳三郎终于受到国相韦元平邀见。 于是不得不把晋王这个烫手山竽暂且置之不顾,跟着父亲一同往韦府赴见。 韦元平倒也平易近人,轻言细语询问晋王在柳府可还安好,又像是突生好奇,问道晋王为何暂住柳府。 三郎在途中已经是得了父亲交待,自然实话实说毫无隐瞒。 把萧小九险些致残一事也交待出来,巴不得韦相打抱不平,赶快将那恶煞收回禁内。 让人失望则是,韦相国似乎仅仅只是对晋王行踪好奇而已。 不过三郎经此一行,却得了个意想不到的实职入龙武军左部。 相国声称:圣人知彦擅骑射,故亲令授之。 天子眼下还未回京。 即便是从前就知悉柳彦即三郎擅骑射,也不会让韦相国选在这时宣任。 源平公父子满头雾水归府。 还是柳拾遗一语中的太后已经急不可捺,这是向咱们进一步示意,国政已被她掌握! 韦太夫人深以为然。 她这时才关注到一件要事:唔,太后应该不至于将晋王视若己出 这不能怪韦太夫人迟钝,她是从来就没关注贺烨安危,因为晋王如何,对京兆柳毫无影响。 是以晋王才一来府,太夫人想的都是怎么将这尊瘟神顺顺利利送走,不让家人受其迫害。 不过因为三郎忽然得职,太夫人也醒悟过来:誉宜,韦元平今日可还有其余意会? 那倒没有。柳姑丈当然也明白太夫人担忧什么。 太夫人轻吁一口气,交待萧氏:为防万一,这段时日当别外留意晋王饮食,千万不能有丝毫差错。 可太夫人心中却不无狐疑她那三姐,可绝非心慈手软之辈,眼下这样好一个机会,怎么就没起意让晋王暴死柳府? 对于这一件事,韦元平也大惑不解,当然他不同于韦太夫人只在一边独孤求解,直接就问太后:晋王此行显明对太后心怀防备,何不干脆让四妹下手? 太后蹙眉:世人眼中,四妹与我乃是至亲,再则贺烨这回只带江迂一人!倘若贺烨横死柳府,我便成了最大嫌疑,不说在这当头就算为了圣人声誉,也必须慎重,崔牧当年那一闹,眼下关于圣人弑母之谣言仍未彻底平息,加之又有潘逆拥兵自重,我不得不有所顾虑,总不能让潘逆掌握把柄将逆行扩张! 贺烨死于柳府,基于太夫人与太后姐妹关系,必定会让世人质疑贺烨之死别有原因,此时潘博这个安东王才是太后真正的心头刺。 倘若滋生谣言,潘博必定利用,质疑贺衍这位天子合法性,这就有了名义收买人心进击大周。 贺烨要死,必须有个万无一失能够交待的理由,才不至于被潘逆利用。 如果逼迫太夫人毒害贺烨,柳府无论如何都难逃其咎,至于江迂 他早已经失去了背黑锅的资格,想到这点,太后不由咬牙切齿裴氏妖女!你生前就处处阻我不顺,死后更多遗祸!让你得死后哀荣,我如何甘心? 不过太后也只是偶尔怨愤而已,她怎么也不至于在这关头和个死人过不去,因而略微咬牙之后,只对韦元平交待:贺烨是否有意,还当待江迂归来后仔细询问,若他已经心生防备,再找机会不迟,可依我看来,贺烨却不像狡诈多谋之辈,他才十岁,衍儿待他又如此厚待,我也一贯不曾苛薄,这多年看来,他对我至少还算恭顺,也应当是基于衍儿教导我还有这点识人之明,至少贺烨对衍儿之情谊,决对不是伪装。 太后既然这样说了,韦相当然也不会再有非议。 可太后没想到的是,就在韦相诏见柳三郎时,她的第一心腹江迂也总算找到机会,终于问出了憋屈好多日的话:大王,究竟你作何打算才来柳府,这要万一太后令柳府加害大王 第105章 关于江迂 德宗帝时,小崔后与韦贵妃之间那场不见硝烟却生死一线的战争激烈程度甚至波及了大半个长安贵族圈,就更不提宫内。 小崔后虽为后来者,然而鉴于德宗对崔氏整个家族的厚重感情,又兼自身级位力压韦贵妃一级,一度占尽上风。然而在小崔后之前,韦贵妃毕竟是后宫事实上的说一不二,其根基人脉也自然不比普通,两个女人起初在后宫展开拉锯,战况可想激烈。 比如霁德,本蒙小崔后提携,然而却终于屈服在韦贵妃根深蒂固之下,成为背叛者,狠狠坑了小崔后一把,因而遭受报复,导致家破人亡,彻底被韦贵妃收服甘愿赴汤蹈火。 比如江迂,也蒙小崔后提携才从掖庭贱吏中脱身而出,渐得重用后,又被韦贵妃青睐,不惜用江迂家人为胁,可江迂这人虽出身卑微饱受磨难,却具难见重情重义忠直不屈风骨,毫不犹豫向小崔后禀明韦贵妃威逼要胁实情。 小崔后在霁德身上吃了暗亏,更加重视宫内人心,再不敢小看韦贵妃,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干脆将计就计把江迂安插敌营,主仆俩合谋配合,让韦贵妃再占便宜,目的就是让江迂赢得韦贵妃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