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京彦回过头,只见后墙上密密麻麻贴了无数张小鸡图。他眯起眼睛,从那五颜六色、姿态或妖娆,或扭曲的鸡身上看出了陈生这段时间的绝望,好心的没有告诉陈生,他刚才跟端肖雪打了一架,打坏了门口的石狮子。 晚上女主回来,问陈生这段时间的成果如何,陈生一脸疲惫,拿出一张画,指着上面的鸡,“你自己看。” 曲清池低下头,笑了,“还不错。” 陈生一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不错?” 曲清池说:“你看,”他指着母鸡身后的地方,“鸡会下蛋了,有进步。” 陈生被他气得将画纸揉成一团仍在他身上,拿出来这两日的账簿,恶声恶气的与他算账。 第二日,陈生木着脸坐在桌旁,他瞧着莫严留下的那几个破壳小鸡图,不明白莫严执着于鸡的原因。 这时,路过的郭齐佑说:“是不是想吃肉?” 陈生皱眉:“天狐不吃肉。” 郭齐佑拉着板凳,说:“大家都知道天狐不吃肉,可不吃是因为不想吃,还是不能吃谁又能叫的准?也许天狐不能吃肉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因此莫严就算是想吃肉也不好意思吃。” 陈生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于是身为大方的管家人,他当天备下了一桌全鸡宴。 莫严坐在桌上的那一刻表情有些复杂,陈生后来才知道,莫严的父母不靠谱,是两个管生娃不想养娃的天狐,好在莫严的父亲年少时认下一个碧风义妹,碧风没有孩子,因此很是照顾莫严,莫严这才能顺利长大。 而因莫严小时候经常跟着姑姑,碧风又是大只山鸡,导致他对画鸡情有独钟。 而那时饭桌上看着只啃桃的莫严,说着鸡真美味众人多少有点过分……但这也不是天主让他们事后倒霉的理由啊! 不知者不罪! 天主他怎么就这么护短呢! 自从那次之后,陈生再也不想教莫严画画了,日后不管莫严拿过来什么,不管是好是坏,陈生都能对着他的画作吹上一天,直到将人吹服送出去,陈生才能从天主关爱后代的目光下得以存活。 现在来了莫严的房间,看到莫严笔下的丑萌小鸡,陈生又想到了被莫严画作支配的恐惧。 莫严瞧到他来了,面上一喜,他觉得陈生懂画,所以拉着陈生想要陈生点评他的画作。 陈生不敢多说,只道三个好,然后说:“少府君来了许久,还未好好看过这望京吧?” 莫严一连多日借住在陈生的家中,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此刻听陈生问他,他柔声道:“是。” 陈生笑道:“我今日正好得闲,不如今日我带着少府君出门逛逛,去看看望京风景可好?” 莫严不好拒绝,点了点头,说:“好。” 陈生得了他的回复,笑着退出门外。薛离趴在一旁的门柱上,问他:“你是不是要利用少府君?” 陈生笑容一收,怒斥一声:“怎么说话呢!这叫请他帮个忙。” 薛离撇嘴,心说你就是馋人家的祖宗。 陈生不理他,等莫严穿戴完毕,他带着小天孙与衙役一同出门。 如今城中修士在闹,如果陈生自己去拉,多半没有效果,但带着小天孙就不同了。只要小天孙在,他拦谁,谁不服,他便站在莫严的身后,看着他们倒霉,这也算是他照顾莫严多天索要的回礼。 打定主意,陈生打算先去县衙,走出一段距离才想起问衙役一声:“怀县令被谁打了?” 衙役回:“一个女子。” 女子? 不知为何,陈生想到了被他扔出去的越河县主。等人到了城北,他意外发现四周并没有他想象的那般乱,天上也没有飞来飞去的修士。 闹事的修士不知被谁打的鼻青脸肿。陈生停下脚步,瞧着街上一群修士挽着袖子,修门的修门,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一时不知今儿的太阳到底是从哪边升起的。 他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幕。 修士多数不会在城里闹事,他们也怕打扰到凡人的生活,但有时因情况不同,不可避免的会有在城中打斗的事情发生,这事并不少见。不过打斗结束还能自己收场,不是甩手扔下钱银离去,而是客客气气跟凡人赔不是的这事——还真不常见! “陈生?” 正在他惊讶之时,身旁有人叫他。 第70章 难堪 “你这几日去哪了?” 要去县衙的郭齐佑正巧遇见陈生,想着之前去陈府没看到陈生,特在两人见面时问了一句。 择生期的事陈生不好在人前多说,为了岔开话题,他转问郭齐佑:“你这是要去哪儿?” 郭齐佑以为陈生不知道城内发生了什么,把赤鸿尊的事说给了陈生听。等将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他说:“师兄说了,现今赤鸿尊成了凶尸,占了城西的位置,城西现在住不了人,百姓还需另作安排。而事情因我们小圣峰而起,我们自然要将城西百姓妥善安置。” “这不,”郭齐佑举起手中的盒子,说:“师兄在城外弄好了临时的住处,拿出钱银让我给县令送来,让他安置城西百姓。” 陈生闻言了然一笑。 女主的表面功夫一向到位,让人挑不出差错。 “凶尸杀气重,用幻术掩盖住赤鸿尊的事瞒不了多久,在望京乱起来之前,”陈生与郭齐佑边走边聊,“你们打算如何处理赤鸿尊?” 郭齐佑说:“还没定好,如今来的人不少,长门、寒若、重元各有各的想法,其他的宗门也都在观望。师兄说,今夜乾渊尊会设宴,邀请修士商讨此事,想来今夜之后就会有定论。” 陈生心中记挂叶女,特意叮嘱他:“有了结果记得跟我说一声,”说完这句,他见郭齐佑一脸疑惑,故意说:“这么大的事谁不好奇。” 郭齐佑觉得也对,他点头,“好,等晚宴结束我去找你。” “嗯。”陈生应了一声。 莫严在一旁听了几句,因不感兴趣并没有插嘴。 几人入了县衙,县衙内怀县令正捂着脸大呼小叫。 他看陈生来了,面上有几分尴尬,不自然的收起那副做作的嘴脸,笑道:“陈卿来了。” 因在望京生活,陈生少不了与怀县令打交道,也曾借怀县令的手做过一些其他的事情,导致怀县令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这才有了把他拉出来当枪使的心思。 能猜出来怀县令是如何想的,陈生冷淡的拜了个礼,见县令脸上从眼下开始出现抓痕,不知是谁在为民除害。 了解望京真实情况的怀县令其实很难做。 他也不好意思让陈生去管如今的烂摊子,只不过县衙中唯有陈生“身份特殊”(怀县令知道陈生是画师越人礼,之前的章节有陈生给县令送画,县令是他当画师时的跳板),是县衙中唯一一个在修士面前有些分量的人物。 怀县令知道陈生的秘密,他心里清楚,陈生遇上麻烦不怕其他,只要陈生愿意亮出他的另一个身份,旁人就不会为难他。 因此,怀县令厚着脸皮叫来陈生,指望着陈生能帮他摆平如今的难事,制止修士在城中胡来。然而不巧的是旁人不知其中缘由,衙役单看县令叫陈生过来,还以为县令是要难为陈生,顺了太尉的心意。其中一人仗着是县令亲戚,坐在县衙里胡乱说了两句,哪成想这两句胡话会被进来的越河县主听到。 越河县主正因陈生不理自己而生气,听到了这话她干脆拿县令当出气筒,伸手便是两下。 按照道理来说,无故责打朝廷命官这事说不过去,但现在亲王长公主权势滔天,岂是小小县令能够得罪的。 因此纵使心中不悦,怀县令在得知来人是谁后,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讨好陪笑。 不同县令表情为何复杂,郭齐佑将钱银给了县令。陈生与县令客套几句,上午在县衙接手文档卷宗,下午带着莫严在街上巡视,一边利用莫严成功劝架,一边担忧莫严多想,特意带着莫严去墨斋逛逛。 莫严一入墨斋,全部注意力都被墨斋里的笔墨吸引。 陈生在莫严闲逛墨斋的时候抬头望向窗外,不知乾渊尊的宴会有没有开。 心中记挂这件事,陈生歪着头,褐色的眼眸盯着窗外看了许久,不多时,檐下燕子飞过,黑色的羽翼在陈生的眼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度。紧接着,水滴滴落的声响传来,水光似乎落入了陈生的眼中,轻易将眼前热闹的街巷淡化,使其变得死气沉沉,留下一室令人不安的寂静。 周围的事物慢慢褪去原本的色彩,从明艳的暖色调,变成了水墨晕染的冷蓝色光影。 陈生见此神情一动,扭过头去看莫严,发现莫严正面色凝重地向他跑来。 可就在莫严即将碰触到他的前一刻,陈生眼前一黑,被莫名的怪力拉走,眨眼的功夫人就从墨斋来到了水榭。 而越过水榭前方的绿柳,陈生能看到,一个牌坊门突兀的立在水面上。 并未现身就能把他从墨斋拉倒水榭的人本事不小。 这招怕是只有尊者才能做到。 一阵晚风吹来,被人硬是拽来的陈生脸色难看,他瞧着水面上的牌坊门,本着一探究竟的心,乘着一旁的小船,慢慢靠进牌坊门。 单从水面上看,牌坊门后不过是一片假山,可靠近便能发现,一层光膜正附在牌坊门的入口处,指出门内有所不同。 陈生坐着小船进入牌坊门,船身并未从牌坊门另一头露出,而是逐渐消失在水面,像是进入了另一个空间。 穿破光层,陈生乘着小船入了生机勃勃的莲池,往前走不远,他瞧见了莲池中间有个高台,上面坐着不少人。 眼前的高台是金玉打造,与帝王早朝的宫殿有些相似,庄严宏伟白玉台上,位置排序是近低远高,顺着阶梯往上看,坐在最上方的是乾渊尊与一位长相清俊的男子。而在他们下手的位置,坐着曲清池与京彦,以及一个美貌的夫人和一个背着巨剑的中年人。 八成是没想到有人会突然闯入,在场的修士都看了过来,眼中惊讶的情绪毫不掩饰。 陈生望着坐在最高位的两人,心知能将他从墨斋带来此处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乾渊尊,一个是枢阳尊。 而乾渊尊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那个把他叫来的人一定是枢阳尊。 “这个凡人怎么会在这里?” 后来的修士不知陈生是谁,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小声讨论这个突然出现的凡人。 先前的修士知道陈生是谁,立刻懂得了陈生为何会在这里。 也不知是谁先提起的。 赤鸿尊的事说了一半,有人因与首座意见不同,阴阳怪气的问首座钟情凡人一事是真是假。 春朝会后,小圣峰首座心仪凡人一事已经传开,只不过修士中有一半认为是误传,有一半抱着观望的态度,只想听首座亲口承认。 曲清池在他们说到这里的时候默不作声,不知在想什么。 他低下头,眸光微闪,还未认下此事就听好事的人说出了陈生的存在。紧接着,那坐在高位上面无表情的枢阳尊忽然放下手中的玉杯,众人再抬头,便是陈生坐着小船过来。 陈生来此的原因谁都看的明白。 枢阳尊冷眼去看船上的人。 船上那人五官端正,英俊不凡,穿着一身青色朝服,人如翠竹苍松,沉稳端庄,气质不俗。 只不过比起曲清池还是差了一些。 而且看他身上青色的官服,想来之前修士说的不假,不过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小县尉。 像这样的人,如何能入得了曲清池的眼? 枢阳尊越看越想气,轻蔑的眼神毫不掩饰。 先前来望京的修士见陈生来了,心知陈生一个凡人,手中没有请帖根本进不来水榭。而有本事在话音落下之后立刻把人叫来的,只有那么两位。 叫他过来的人是谁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