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搭档
书迷正在阅读:父后,母皇翻墙了、豪门夺情:先婚后爱、青家妹子缺点银子(npgl)、下堂妃不愁嫁、亵神()、军医的女人、海贼之无限吞噬、总裁,爱情你买不起、愿时光倒流,岁月有你、今天洛厄斯得手了吗[综英美]
仪式订在九点十八,这是华哥请大师给定的日子,华哥一开口,谁也不能说不,毕竟人家花钱了。 时间还早,仪式的准备工作自有手下安排,宁皓的屋里聚集了一群西装革履的汉子。 这些就是剧组的主演了,全是正装出席,飒飒英姿,但不能看脸,衣服与颜值成反比,即便李彧也拉不回平均线。 大家互相介绍一下,以后可就是搭档了,除了宁皓就要属李彧最了解这群人了,这几位都借助石头的势头被观众所熟知的。 尚井的造星能力很强了,但宁皓更甚于他。 “这位是刘华刘老师,剧中饰演道哥,李彧这可是你戏里最大的敌人,你们互相熟悉一下。” 抛开投资人的身份,李彧的年纪还有资历都是在场最低的。 即便在剧中饰演男主角,也没有摆谱的资格,尊重前辈那是传统美德,不说圈里,就算是全中国都提倡尊老爱幼不是。 思绪转换,手里的动作也不慢,双手热情的向对方伸去,做出轻轻弯腰的动作,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刘就叫您刘老师吧,久仰久仰您的潘凤很经典。” 其实李彧印象中他也就“道哥”这个角色深入人心了,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看他现在的超低配颜值,只能夸业务能力了。 想也知道他演的潘凤也没有什么威武的架势,而且潘凤出名就在与,捧得高,摔的重,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然后就被华雄斩了,白瞎了上将两个字,自此“上将”两个字就成了贬义词。 是很经典,一刀切的货。 不过也有传说潘凤是诈死,后来化身司马懿搅动天下局势。 呵呵呵呵哒。 这年头夸演员演技好绝对是万金油的说法,绝对不会得罪人。 当然这话不能对小鲜肉说,要是在后世,你这么夸奖他们的话,对方绝壁以为你打他脸呢。 宁皓也适时的捧了下刘华,说句好话又不掉块肉,反而可以省很多钱。 刘华这人名气不显,但以娱乐圈高收入的尿性来说,他的行情是一个月小十万,而宁皓只允了他二万。 其他人的片酬可以参考他,都可以拘一把辛酸泪,就不用多说了。 两人这一逗一捧把刘华给弄的坐立不安,他也是连连摆手。 娱乐圈最讲究资历,但这个资历不是出道时间,而是名气以及能力,刘华九四年就出道了,默默无闻已有十多年,给这群人当叔叔都够格了。 娱乐圈也是最现实的,混这个圈的哪有善茬,更何况刘华这样的老油条了,他明白别人的恭维,并不是自己的资本。 只有作品才是最好的名片,自己比之在座的也就年龄是个优势了,或许更大的可能这还是个劣势。 这世界从来不缺准确定位自己的人,傻子吃不了这圈的饭,刘华毫无疑问也是个人精。 《石头》中刘华把“道哥”这个有情有义,该狠的时候绝不含糊的黑老大演活了,《石头》后他一夜走红为全国观众所熟悉,“道哥”也成了他的代号。 借助这股东风,刘华又相继参演了《爱情呼叫转移》《皇家刺青》《饭局也疯狂》《老炮儿》等多部热播影视剧。 但没猫用,依旧没有摆脱“道哥”的标签。 等黄博,岳小军,刘刚,还有连锦几人介绍完,时间也不早了,李凯来喊大家说是时间快到了。 邬泱泱一群黑衣大汉就向外走去,看背影倒也有那么几分嘿涩会的架势。 正面看就是逗比连萌了。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此时已是深秋,空气中带有一丝凉意了,但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依旧让人觉得懒洋洋的。 对《石头》剧组来说今天是个大日子,马上就要举行的开机仪式,是香江方面牵头的,资金是华哥出的,但他正忙着拍摄《墨攻》,那里顾得上这里,不过委派监制跟组。 监制的作用是管理剧组拍片流程相关环节的一切工作,如预算的掌控,拍摄时间的进度等等。 他的任务就是对投资人负责的,只要不出大的问题,一般不会对拍摄进度胡乱插手。 但凡有点能力的导演也不希望有人插手,所以后世我们看到某些新导演的戏都有老资格担任监制。 于是以为这剧不错,其实没关系的,他们就是起个保驾护航的作用,对于影片拍摄只有建议作用。 他们主要作用就是监督导演是否尽职,资金是否得到妥善使用。 电影资金不是一步到位的,一般分三次,开拍前给四成,后面就根据影片进度了,监制的作用主要就是这个,他要审核影片质量以及核算经费花费程,如果没问题第二笔资金就会尽快到位。 每个剧组都有这个职务,权利大者甚至一手遮天,从剧本选择或策划开始,到资金筹备、主创人员选择、前后期制作,直至市场营销等过程全面负责,甚至有的导演都得看他的脸色。 《石头》剧组不存在这个情况,这是华哥以及李彧共同对宁皓的承诺,百分百的信任,绝不插手影片的拍摄。 对演员来说开机仪式是最不能缺席的日子了,因为这是媒体聚集的日子,是最好的宣传机会,当然也是媒体挑刺的好日子。 你不来?太好了,头条有保障了。 “xx没有参加开机仪式,疑被除名。” “xx耍大牌,拒不参加开机仪式,导演怒喷。” 媒体才不管是不是真相呢,有人点击就好了。 当然以后就不太讲究这个了,自媒体时代的明星有太多的渠道可以展现自己,当然了,竞争更加激烈。 这也催生了新的名词“买热搜”。 嗯,都懂就行。 这年月能够上次头条也不容易,那可是殊荣,具体参考汪半壁。 刷头条的手段都快被玩出花来了,先是假意透露出某些似是而非的消息等媒体曝光,然后再出来辟谣,这刷了两波脸了,还不花钱,这买卖,可以做。 后来的媒体也学乖了,想上头条?润笔费,车马费,通稿费,推广费,打钱。 还有高端的就例如第一娱记卓某。 我,卓某,打钱。 溜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