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
对于户部尚书的话,明钰很有礼貌的笑了笑,“我当然是做过实验才敢将此物推出来啊。” “实验?什么实验,难不成王爷还能在短短时间内让各地的都种上这玉米?不然又如何的知它的地域生长习性?”户部侍郎邹常皱眉道。 这怎么可能?且不说带回来的种子生长周期问题,商队能带回多少种子?又能种出多少来? 他们户部可是掌管这户籍田亩的,天下百姓的粮食问题可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端王你要走商贸易,没人拦着你,不过在农户的庄稼上指手画脚,这就有点离谱了。 明钰撇撇嘴,不耐的说道:“这有何难?本王能让花草树木冬天开花结果,也能让桃树上结出梨子来,你信不信?” 邹常以为明钰是在胡搅蛮缠讽刺他,气愤不已的丢下一句,“岂有此理信口雌黄!” 农户种庄稼俱是依照四时农时而定,天底下谁不知道秋收冬藏,春花秋实?说什么冬日开花结果?呵呵!真是无知小儿,他以为自己胡言乱语就能让人相信?将在坐各位都当成跟他一样的傻瓜吧? 在场众人无不笑话起他来,端王懂得什么?四时不清,五谷不分,还能指望他说出什么正经话而来么? 明钰很是无语。你们没见过,不相信,不代表不存在啊?就算跟他们解释了他们也不会懂,夏虫不可语冰。无语,明钰是真的无语了。正所谓你永远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明钰能有什么办法?只有以后用事实狠狠打脸了。 “孤相信他!”太子明烨出声支持明钰。 接着另外一个清冷的声音也响起来,“臣也相信王爷。” 明钰站在众人的焦点中心,丝毫没有被嘲笑的恼怒,听到两个熟悉的声音,他不禁笑了。 一个是太子,他从明钰口中得知了玉米的特性之后,就已经意识到了。将来此种作物推广至全国各地,将会使大燕国有一个历史性的改变。 他原本还想着亲自种种看的,最后却打消了念头,不过,他后院也开辟了一小块空地。是准备下种玉米的,他也想看看此物是不是真像明钰所说的一样。 后来为了此事,明烨还亲自请教了明钰方法,明钰当然是事无巨细的完完本本的说了一遍。他说的很详细,甚至每个周期还有记录,能更加直观的明白其生长态势。 如果明钰对它不了解,怎么可能如此熟悉透彻。从明钰的解说中,不难看出明钰所下的功夫,也是因此,他相信明钰。 而另外一个声音却是来自于谢宜修的口中,谁都知道谢宜修冷然淡漠,有种生人勿近的冷漠气息。没想到今日却为了端王出声。 谢宜修当然是选择无条件相信明钰的,更别说他在边地时,时时见到明钰在那个所谓的温室棚中翻土浇水,手把手指导农人如何侍弄,常常将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就为了将这个东西种出来。 明钰的努力他看在眼里,他不想这个少年被所有人误会,嘲笑。明钰站在那里,那么耀眼,他的努力成果都应该被肯定才是。 明钰一手搭建的温室棚子,哪怕是在寒冬凛冽的数九寒天,里面依旧如春。植物在里面生机勃勃,开花结果,这是事实。如果不是那个温室棚子,这西瓜个玉米此时都不应当出现在这里。 众人似乎没想到会有人出声支持明钰,等看清出声之人时,他们也就偃旗息鼓了。当朝太子殿下,又是这样场合,没必要跟太子对上。 三皇子微微一笑,“虽然也没见过十四弟所说的这般奇景。不过十四弟既然说能,想必也是能的吧?大家又何必较真呢?” 这话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众人还没来得及应和。明钰却摇摇头说道:“啧啧!没见过不代表没有啊,少见多怪。” 三皇子一阵皱眉,却见户部尚书笑道:“端王为国为民之心,人尽皆知,只是此事实乃大事,不可儿戏。官府不了解此物一味推广的话,弊端不小。一来此物不知如何种,对此生长习性全然不知,百姓瞎耕盲种也不合适。二来,官府做事各地参差不齐,若是遇上官府强令,难道让百姓将以前种熟悉了的麦黍稻全部改种成玉米不成?这样一来只会造成民声载道。到那个时候,则悔之晚矣。” “不错!林大人说的是。”邹常点头附和。 这些都是他们户部理事,端王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得轻巧。可真正实施起来,谁又知道其中的难处,不仅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还得考虑将来的后果。 若是有利,那倒不必多说。可要是有害无益,那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人。 户部尚书林大人能在这个位置上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这一番话说得直击要点,经他这一番分析,丝丝入理。他也并非是针对端王,只是考虑周全,就事论事罢了。 所有人都很认可这一番话,国计民生不是儿戏。端王好好去凉州封地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其他的事也不是您可以操心的。 皇帝默不作声,只笑眯眯的看着明钰,且看他如何处置。 明钰一派轻松自在,甚至还抚掌附和,“林大人说得没错,本王也只不过提些建议罢了。我说这玉米是个好东西,别人没见过,自然是不知的。” 明钰这话似乎是服软了,邹常松了一口气,他就怕端王胡搅蛮缠,又请皇帝一定将这玉米推广全国。眼看着今年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就盼着风调雨顺,南方百姓粮食能正常收获,他们户部税收财政这一块也能松上一松,让人压力不再那么大。可要是由得明钰胡来,那有什么后果都说不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