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节
书迷正在阅读:绑定、徒乱人意、夜长春梦多、李治你别怂、栀子花 (父女1v1)、龙,真无耻(人人都想讨龙精,百合futa)、梅香雪夜(父子丼 古言1V2)、【女尊】金华风月(古言后宫NP)、化学反应(1v1 娱乐圈 甜文)、偶遇 (1v1 he)
她温温柔柔道:“听说周王和殷王的月考成绩都不错呢。” 除了激将法,婉儿还精通激励法:“公主,陛下不是说了吗?如果公主季考成绩好,就把温泉宫直接给公主。” 直接从皇家产业划归成公主府私人产业的那种‘给’。 太平:扶我起来,我还能学。 第316章 醉卧帝王膝 天授元年的第一场飞雪,虽下的晚,却纷纷扬扬一日不绝。 蓬莱宫。 姜握从窗口望出去,便见院中花木凝雪剔透明瑟,实是悦目。转过头来,则是酒气冉冉,蜂蜜甜香满室,当真是—— “熏人欲醉。” 圣神皇帝闻言,伸手取走了姜握面前的酒杯。欲醉可能是真的欲醉,但应当不是甜香熏人的缘故。 因恰好又从敞开的窗口看到,有出版署的胥吏来送最新一期的报纸,圣神皇帝就示意严承财直接拿进来。 顺便让他叫宫人进来,把红泥小火炉、酒壶、烤架等都收了。 直到空出干干净净的桌子来,两人才一人一份,对坐开始看报纸。 这是还未面世的报纸。 出版署总会提前送到御前几份,以供御览。 姜握每次看报纸,就像考试做卷子,先从头到尾大体浏览一遍题目——上阳宫学校开学已然两个多月了,然而报纸上关于学校的报道和诗文依旧不断,占了不小的篇幅。 这些文章的宣传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有的是条理清晰地直接介绍三所学校(以及各学院)不同的招生要求、校规、考核等制度。 这样的事条文,自然是给已经有心思报考的人看的,可以直截了当了解各项相关规定。 不过,这样的事条体自然不够有趣,也不够吸引人。 姜握的目光则停留在周荞写的系列文上——《上阳宫求学记》 记文是从单人的视角出发,写了作为一个普通学生,在上阳宫度过的一天。 周荞自己是学‘新闻学’的,但她并不只写了新闻学学子的一天。 而是对各个学校和学院的学生都进行了专访,往往是揉杂数位学生的经历而成一篇文。 显然是要做成一个包罗各科的系列。 她的用词很简约,通篇都没有什么诘屈聱牙的繁复辞藻,倒是穿插了不少各个学院独有的小趣事,故而难得文字质朴却又富有兴味,引人入胜。 姜握是很喜欢这个系列的。 估计绝大多数人,也会喜欢读这样轻松有趣的故事,胜过一条条罗列的‘招生简章’和‘学校介绍’。 说来,周荞不愧是新闻人,是深谙‘热点事件’的。 开学典礼上,圣神皇帝以周王为例,而大司徒推黄棉棉为典。 于是周荞在写《上阳宫求学记》系列文时,最开始的两篇,正是‘周王在农学院的一天’以及‘黄棉棉在工学院(纺织科)的一天’。 这两篇文视角反差极大,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娘。 原本这身份上的特殊就够吸引人的,何况又都是刚被陛下和大司徒专门点过的热点人物。 所以周荞这个系列文,可以说是第一期就很抓人眼球,讨论度很高—— 就抄报铺对坊间报纸热度的调查报告显示:九月里,神都的女娘讨论黄棉棉最多,无它,纺织针线是跟她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甚至是许多人每日要做的活计;而南北市与坊间酒肆,自然是‘周王与鸡’的热度最高。 甚至一时间,出现了洛阳鸡贵的情况。 还有不良商家冒充‘独家周王鸡’‘专供周王府斗鸡’来哄抬鸡价。 好在南北市都有专门的【监市】负责理市治序,又有专门的【平准署】,常年监察市场各类商品的物价并负责平抑其价,故而早早发现了苗头。 这才没有让假鸡横行,较好地维持了市场的鸡价和蛋价。 不过,这也足以说明,报纸如今对民间舆论乃至生活的影响,以及周荞这两篇文章的热度。 为此,在第一次旬考前,周荞就已经拿了一份单独的‘奖学金’了。 姜握很快看完了今天的《上阳宫求学记》,这回刊登的是管理学院物流专业学子的一天。 这让姜握想起了曾经做巡按使,遇到的郭成双。她知道今岁这位郭驿长也入学了,成绩还很不错。 因想起旧事,姜握看报的进度,就略微耽误了片刻。 等她回神往对面一觑,发现圣神皇帝已经在看【诗文】版块了。 陛下果然雅好诗文。 于是姜握也翻到诗文版块去。 上阳宫建学,自然也少不了文人墨客的诗文宣传。 正好,文学院杂文科,直接就派上用场了——他们的日常作业和旬考,很多就直接成了报纸上诗文稿件的来源。 譬如这一期的主题,是关于上阳宫景致的宣传。 说来,一座被誉为‘胜仙家福庭’的行宫用来办学,原本也是上阳宫学校最吸引人的点之一。 对此,国子监的学生许多酸的要命:陛下也太偏心了,大司徒也是!她曾说【初等学校】对标国子监,可国子监的署衙就那么大点(其实也不小,只是比起上阳宫太小了),哪里就对的上? 不过,这些酸言酸语,一句话也就堵住了:国子监的学生也可以申考【高等学校】,你考进来不就可以了? 而上阳宫学校才办了两个多月,就把国子监衬出了一种【官员子弟福利学校】的意味。 也确实是。 朝中诸多朝臣,每家每户多少都有子孙在国子监,实在算是啃老学校。 依圣神皇帝之意,有本事的朝臣后代,自然可以考贡举、考官,也可以考高等学校,若没本事,就老老实实在国子监蹲着啃爹啃爷爷吧。 说来国子监也是考勤的,且如今考核的更严了——也算把这些官二代约束起来念书,念成什么样且不论,起码少了很多出去斗鸡走马惹事的空闲。 * 姜握看过本期的精选诗文,又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前几期报纸也出现过的名字。 不仅是近来在报纸上看过,有几个名字姜握是早在史册中有所耳闻——李峤、崔融、苏味道、宋之问、沈佺期等,这些历史线上武皇一朝的出名的文人墨客,已然开始渐渐冒头了。 说来,这几人中,此时只有苏味道因是裴行俭的女婿,又早早进了吏部,故而圣神皇帝对他,还是有些印象的。 剩下几位,诸如李峤、崔融几人则都是仪凤、调露年间,也就是前几年才中的进士,此时官位普遍低微。 属于那种官职调动,都无需呈报御前,可以由吏部尚书决定的低微。 且年纪此时也都还轻,多半不过三十岁,还是标准的青年才俊。 因年轻位低,在进入文学院之前,他们几人的名字,也就是中进士那一回,才在皇帝眼前过了一下。 而此时,姜握的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名字上,又开始出神。 宋之问。 圣神皇帝虽在看诗文,但姜握三番两次对着报纸发怔,她还是注意到了。 不由抬头细细打量姜握片刻,见她双颊微微泛红,尤以眼尾处为重,宛如晕开一层海棠色的胭脂,便开口道:“还是醉了是不是?让人给你煮点浓茶,或是熬一碗解酒汤来。” 姜握这才回神。 怎么说呢,她方才看到宋之问的名字,思维就不由发散走了:一来,是宋之问其人虽有才学,但人品实在是一言难尽。二来,则是……宋之问与陛下的一些传闻—— 《太平广记》中,曾记载过宋之问向天后求做北门学士,还作了一首《明河篇》道:“明河可望不可亲。”* 然而在很多隋唐演义,甚至当代笔记小说中,就记载成了宋之问这是在向武皇自荐枕席,也真是…… 姜握正是想到此事才走神了。 她摇头道:“我真没事。” 圣神皇帝显然是不信这句无事,然也没再坚持,罢了,浓茶清苦,解酒汤味道更是药气逼人。 她不愿意喝就算了。 之后圣神皇帝提笔在报纸上圈了一句诗,然后递给姜握。 这一回诗文的主题,是上阳宫的景致。 而李峤写的则是《鹤》。 毕竟,上阳宫的仙鹤确实也是一景。与洛阳皇城里的仙鹤一样,上阳宫的鹤也是不怕人的。 三所学校的校规里,也都有不许随意伤及上阳宫中鸟雀、也不得随意攀折花木这一条(还重点标注了,尤其是农学院及其附近的花木植株,绝对不许采摘)。 而圣神皇帝喜观鹤,也是朝野咸闻的。 自没有人去惊扰上阳宫中的鹤,任由它们自在地走来走去。 圣神皇帝圈出来李峤诗中的一句,描摹的正是这样一幅画卷:“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 而姜握接过来后,目光却不由自主落在了这首诗的前一句上——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来去几千年。 姜握忽的就觉得被这句话戳了一下心口,顿生酸楚之感。 到底来到此世已经数十年,哪怕在写诗上平平,但姜握还是会鉴诗的。 也知道李峤这首诗用了什么典故—— 是陶渊明所写的《搜神后记》里的一个故事:有人学道于灵山,不知不觉千年过去了,就化作仙鹤归于家乡。彼时家乡的少年人见到鹤,举弓欲射。 却听鹤开口道:“……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 姜握垂眸:她何尝不是‘去家千年’。且哪怕她走遍天下,哪怕回到现代时候的她家乡所在之地,也总非故乡,更无故人。 其实这个典故她早已知道,只是今日大概是喝了酒的缘故,又骤然见到李峤这首诗,才有些情绪波动。 她也不藏着掖着,只抬头对圣神皇帝道:“看到这首诗,我倒觉得伤心。”